还有这种好事?
怪不得李承宏喜形于色,似是捡到宝一般。
有机会脱出生天,说不心动的是假的。但李始贤被困夏州近有一年,与高肇各逞心机,你来我往不知交锋多少回合。他自认对这位亲翁的心性已算了解了几分。
用狡猾如狐,奸诈似鬼都不足以来形容高肇。
是以这样的人物但有所为,必有意图,绝非如他表面所说的那般简单。
而这一次,高肇又用意何在?
李始贤念头纷呈,但所知有限,一时间又不好判断高肇的真实意图。
思来想去,也只能追结于高肇已然对朝廷招抚之举蠢蠢欲动,却仍有些不甘。
毕竟殚精竭虑,苦心布局数载,到头来却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不甘又能如何?
这可是听调不听宣、可拥兵、可牧民的国中之国,过了这个村,哪还有这个店?
若他稍一犹豫,万一被李承志抢占先机,先他一步投附朝廷,高肇到时哭都来不及。
瞻前顾后之间,自然也就有了怨气。怨李承志这根搅屎棍横空出世,毁了他高氏之万年大计。
是以,便是要降,高肇也定会生些事端,不让李承志好过……
想到这里,李始贤心念急闪,警惕更甚:这老贼怕不是要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连自己都百倍不甘,一想到辛辛苦苦数年,好不容易有了些造反的本钱,如今却要归附朝廷,就止不的肉痛,何况承志?
以那逆子的秉性,与天都敢争上一争,斗上一斗,焉能甘心偃旗息鼓,再为元氏之顺臣?
能令他投鼠忌器的,无非也就是家人。若是将自己与承宏送归西海,岂不是消了承志近半的后顾之忧?
再唯一所虑的,也就剩洛京的玉枝并一众家小了……
看他面显踌躇,脸露疑色,一双贼眼更是不住的在自己脸上打量,目中隐生警惕,高肇哈哈一笑:“你我两家已为亲翁,承志更为老夫半子,我能害了他不成?”
不说还好,一提这茬,李始贤就止不住的冷笑:承志在京中险些被元英所刺,又险些在上党葬身火海,皆是拜高肇所赐,是以这狗贼哪里来的脸皮,说出“已为半子”这样的话?
他嗤的一声:“你怕不是想坐山观虎斗吧?”
又是这一句?
高肇顿时就想起了元澄说过的“拾人牙慧”的那一句,隐生闷气之余,又忍不住的暗松一口气:不怕你不多想,就怕你不上当……
“老夫之前所言:以往种种皆为时局所迫,此时已难分谁对谁错,谁是谁非,怀德何必耿耿于怀,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悠然一叹,“其余不论,你之三子承学总是老夫放归西海的吧?况且若非老夫运筹帷幄,巧施妙计,尊夫人并几位令孙、及众家眷焉能安然无恙、无惊无险的遁之西海?”
李始贤猛的一怔,满脸的不敢置信。李承宏更是双眼赤红,腾的一下就跳了起来:“太尉此言当真?”
“若有虚言,老夫愿被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冷喝一声,高肇脸上隐现怒气,霍然起身:“罢了,便随我去寻元澄对质,看看你李氏老小是否尽循西海?到时你若还不信,老夫就无能为力了。不过左右也就三两日,待老夫接了圣旨,受了钦赐,伱便随元澄西去便是,到时自然就知道真假……”
说罢又一挥袖,义无反顾的往外走去。
李始贤惊疑不定,双眼紧紧的盯着高肇的背影,心中乱成了一团麻。
他予何时将夫人从京中救出,又送至西海的,之前为何提都不提?
这狗贼看似好心,实则因为怨恨承志之故,欲激承志与朝廷两败俱伤……
但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对承志与自己而言,岂不是喜从天降?
至少免了最大的后顾之忧……
李承宏猛的扑了过来,跪倒在李始贤面前,眼中闪烁着泪花:“父亲,母亲回了西海,贞儿、修儿(李承宏的两个儿子)也回了西海,若我等再一归返,二哥岂不是再无顾忌?”
“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李始贤低声斥喝,“这狗贼老奸巨滑,便是为父也难以望其项背,难保他不是计中有计,欲害你二弟?此事还需三思而行……”
稍一顿,他又猝然起身:“你好生待着,待为父试上一试,回来再行计议!”
话未说罢,他就已迈出堂门,去追高肇了。
李始贤心知肚明:自己被困于泾州蹉跎近十载,近似废人,无论是见识也罢,还是城府与心计也罢,就是拍马也难及高肇与元澄。
是以对质是万万不能对质的,不然三言两语之间就能被元澄窥出端倪,到时必然生变,怕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听听墙根?
看他鬼祟的模样,高肇冷笑连连,嗤之以鼻,心中却乐开了花。
李始贤啊李始贤,任你稳如老龟,不还是中了老夫的计?
“尽是些微末伎俩,难登大雅之堂!”
高肇讥讽两句,让李始贤藏在甲士之中,就侍在门外,而后敲开了元怿的堂门。
叔侄二人依然未眠,见高肇深夜来访,不得已又虚情假意一番。
几句寒喧,高肇又似忧心忡忡:“承志曾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既是太后与陛下钦赐,老夫岂敢置喙?如今唯一所虑者,无非便是阴差阳错,与承志已然势如水火……而若是他日再次与他同殿为臣,老夫又该如何自处。”
如今你降都未降,何必想的如此之远?
元澄隐隐生疑,但转念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
李承志睚眦必报、铢锱必究的性情举朝皆知,高肇屡次三番暗害予他,更是逼的他不得不反。若有朝一日李承志真归附于朝廷,焉能放过高肇?
正因为如此,自己与太后才敢以势逼迫高肇,料定他纵有不甘,也不得不降……
心中猜忖,元澄朗声笑道:“你二人本为翁婿,情同鱼水,便是稍有嫌隙,也是因缘际会,承志宽宏大量,必然不会斤斤计较。再者有太后居中转圜,有孤与宣仁并诸公从中斡旋,必能使你翁婿冰释前嫌。
李承志宽宏大量?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