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京都有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沉浮感谢大家支持新书《九鼎青云志》,每天两更,希望大家多收藏,多评论,多推荐哈!)

    汴京,作为东宋帝国的都城,城墙高耸,坚实厚重,内有皇城,气势磅礴,常驻人口数百万,作为政治经济中心,当然是繁华无比。

    换好通牒文书,交了城捐。陈安没有选择回到一路颠簸的马车里,而是徒步跟随马车和同来的两名校官进了城门。

    陈安不是第一次来了,每年蜀英城雀市之后,都奉白荣之命将账本和相关文书送来京城,他本人也要向户部做账务的口述。这份差事收入不高却责任重大,但每年能去一趟京城,那也是蜀英城中人人向往的职位。

    陈安是蜀英城本地人,瘦高个,三十来岁尚未婚配。。本是一个穷酸秀才,能识文断字,也写得一手好字。前几年父母都相继过世,留他一人守着一间小院。这个书生没了父亲的收入,度日艰难,便托人打点关系,在蜀英城安平大街靠近西城门的地方支了个摊儿。给人抄抄写写挣点吃食。

    常年混迹繁华地段,又因面目生得还算俊朗,平日里都是长衫短靴,干净儒雅的读书人打扮颇有气度,渐渐就有了些人缘。便有人推荐做了雀市中临时的一名文书。又因聪慧过人,懂得人情世故,便多方运作获得了这个令人羡慕的职位。

    虽说得来不那么光明正大,但上任之后也算是胜任有余。每年押送准时,与户部交涉也很顺畅。白荣也曾在人前称赞,陈安这位置就坐稳了。

    陈安脑子活,不似普通文人书生那般迂腐。懂得利用往返京城这公差谋些私利。很快便主动找上蜀英城中一些胭脂铺、药铺、绸缎庄并达成合作。要知道蜀英城地处边陲,那京城中的货物在此地可是紧俏得很。

    一进一出利润丰厚,自然这居中的陈安获得的提成也就可观。陈安贪财,但也识大体。自己定下规矩,不贩有三:烟土迷药不贩,孩童姬妓不贩,军机兵器不贩。

    这次又来到汴京,按照惯例,陈安和两名校官进城后,第一时间就该前去户部设立在东城的接待处,递交文书然后入住安排好的驿馆,等待入户部述职的通知。有时候运气好第二天就来人通告,不济也就是三四天。

    早些办完户部的事,便可在汴京城中完成那些其他的“差事”。一路赶来的那巨大的大板马车就是做此用途,每次回程,都是满车的货物。可这次陈安三人早早来到接待处,却见接待处大门紧闭,门口连个衙卫都没有。

    “这位老哥,这户部小衙门可是搬去了别处?”陈安在衙门口路边茶摊坐下,打算跟这老板打听打听。

    “远道来的吧?这小衙门有半个多月没开门了,也没听说搬去了别处。半月前那天一早,只是见衙门里出来人锁上大门,领着衙卫就离开了,咱们平民百姓的,也不敢问呐,原本以为过两天,结果这不都这么久了也没动静。您说这客店酒楼的门面,买卖做亏了,关门大吉的我见得多,这衙门口也关张,那可真是不多见啊。。。”

    老头常年看茶摊儿,南来北往的人在此歇脚,也见过听过不少事。不过老头一介平民,也不掺和客人们的谈话。只是看似忙碌的场景里,老头实是寂寞的。日积月累下来,老头习惯了自言自语,有时候一边在他那几张桌子间来回穿插,口中却在口沫横飞的聊着天儿,完全不顾有没有人听。陈安这一打听,老头开头几句还是答话,后来就像个话痨打开了话匣子,自顾自的聊开了。

    陈安四处张望,见附近有个客栈,便起身过去打听。果然店里住着一些同样不明所以,在此等候的外地客商、官吏。打听来打听去,也没有任何有用的消息。

    一盏茶功夫,陈安一脸无奈的回到茶摊儿,叫走两个校官。三人在这家客栈住下,在店里吃过午饭,陈安便独自出门了。他决定去顺天府问问。汴京城的衙门都集中在东城,所以距离不远,很快就到了。

    远远就看见顺天府门前军士列队,战马嘶鸣的场景,让他心惊肉跳地赶紧止步。下意识感觉不对劲,于是稍稍绕道在皇城边上远远看了一眼。果然不,皇城守军,剑拔弩张!

    一种不祥的感觉涌上心头,赶紧跌跌撞撞跑回了客栈。拉起校官,套上车就直接出了城。在城外最近的驿馆住下,陈安对校官俩说暂作等待。?????一天之后,陈安在一天傍晚眼睁睁看着驿馆内来了数名背插红缨的骑兵,在驿馆换马后每人带着两马奔向了不同方向。

    “这是战时用于传送紧急军报的红缨官啊,都是八百里加急军报才能调用的。但紧急军报都是送往京城,而现在却是从京城向外送出。。。”

    想到这里陈安不再迟疑了,交代了校官赶紧赶马车出发。自己用白荣的文书调了匹驿站的马,策马飞奔而去,希望能尽快赶回蜀英城。

    然而陈安的不安并没有错,相反可以说他的预判非常精准。就在他率先单骑离开后不久,便有一队蒙面黑衣骑士追上了赶马车的那两名校官。

    逼停马车后,四个大汉上去就将两名校官拉下马车,押在一旁,两把月光下闪着寒光的钢刀架在二人脖颈之上。接着一个首领模样的大汉策马来到两人面前,居高临下盯着他们。

    “搜!”

    “是!”又有两人下马搜身。而从二人身上搜出白府的通牒文书让他们当即送了命。

    “城防官的登记名册中,他们这一行是三人。驿站马倌说的那个带头的瘦高男子不在此处,给我继续追!”

    这首领当先一骑飞奔窜出。

    话说单人单骑的陈安,因莫名感觉到强烈不安而没有选择走管道,这使他保住了性命。可见他天生对危险有着敏锐的预判,而此人后来另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