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亦禹率先下马,上了前来与和珅和琳拱手一揖,笑着道:“路上马车赶得慢,让二位久等了。”
和珅含笑摇头:“无妨,我与希斋也是刚到。”
和琳好奇地看向停在不远处的马车。
之前金亦禹并未提起还会带其他人前来。
金亦禹见他将视线投了过去,忙笑着伸出手掌指向马车的方向,解释道:“马车里坐着的是家兄,昨晚听说今日我要往广济寺来,又得知圆一大师自外云游归来,便道想要亲自前来添些香油钱。”
和珅闻言了然点头。
金家大公子不常露面,他却是偶然见过的。
和琳则又盯着马车瞧了两眼。
金亦禹排行老二,上面有位兄长自然是无人不晓,但这位金家大公子似乎患有怪病,多年来都未如何在人前出现过,甚至和琳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却从来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什么。
金禹风这个名字实在太少被人提起了。
和珅瞧着那位被下人自马车中扶下来的苍青色身影。
其人身形羸弱,面容苍白。
金亦禹见状忙上前同下人一起扶过兄长缓步走来。
兄弟二人站在一处,稍一细看,眉眼间倒真有着五六分相像。
只是金禹风看起来的瘦弱的几乎没了存在感,眼底神色略显空洞,身上少了一个正常人该有的鲜活气息。
如此被重疾纠缠多年,什么东西都被磨没了。
近来天气燥热,寺中香客却不见少。
更有不少人是冲着圆一大师今日的讲经而来。
和珅等人入了寺中,先是去了大殿中进香。
金亦禹扶着兄长去添香油钱,和珅去求了平安符,和琳独自一人无事可做,干脆求了一签用来解闷儿。
他找到解签之人,听解签人问他想问些什么,他想了想,便随口笑着答道:“日后家中景况如何,还请大师帮着看一看——”
解签人闻言定睛细看了手中签文片刻,意外地抻了抻花白的眉。
这签实在不常见。
“大师,这签文是何意?”见他迟迟不说话,和琳忍不住问道。
解签人好一会儿方才拿意味深长的语气徐徐答道:“大凶并大吉——”
“大凶并大吉?”和琳皱眉重复了一遍。
“那究竟……是好还是坏?”他有些紧张地问道。
解签人未语,只是摇了摇头。
……
定亲后的紫云时间似乎特别地充裕,家中对其管制也松了许多。
这不,前日才刚来过和宅一趟,今日又跑来找冯霁雯了。
“月牙儿,你背上的伤可还疼了?”她边嗑瓜子儿边向冯霁雯问道。
“好多了。”冯霁雯答道:“本也算不得什么重伤,这几日恢复的很好。”
之前是不碰也疼,眼下结了痂,只要不碰着,便不觉得怎么疼了。
紫云一听便眼睛亮亮地问道:“那明个儿晚上咱们一同去什刹海放河灯吧?”
“什刹海?”冯霁雯不解地问道:“跑那么远作何?”
什刹海属正黄旗领地,紧挨着积水潭与太液池,附近一带的风景确实没得说,但离驴肉胡同实在远了些,赶车都要一个多时辰。
紫云似乎还要更远一些。
好端端地,跑那边放什么河灯。
紫云闻言不答反问:“你该不是忘了明个儿是什么日子了吧?”
近来养伤养的好似过晕了的冯霁雯一时还真想不起明日是什么日子。
但细想七月初,似乎也就一个……“乞巧节?”她不甚确定地问道。
“是啊!”紫云兴致勃勃地说道:“护城河那边儿的七娘会太吵太闹了,咱们就去什刹海吧?”
“太远了些吧。”
“远什么呀?了不得咱们出门早些便是了。”紫云拉过她一只手臂,道:“你成日也不出门儿,总闷在家里不无聊么?正好趁着乞巧节,咱们一块儿出去走走,再叫上你家和珅——”
又道:“永蕃永萼也要跟着一起,你再让人知会舒志一声儿,问他要不要同去,到时咱们一群人热热闹闹儿的,可不比你待在家里来得有趣的多吗?”
“是啊太太,您不如就跟格格一块儿出去走走吧。”秦嫫在一旁也笑着说道。
对上她满带笑意的一双眼睛,冯霁雯实在无法欺骗自己秦嫫的用意并不在于借机让她与和珅培养感情的意图之上。
“我下聘也就这十来天的事儿了,等聘礼一抬,日子一定,往后我纵是想要出门儿怕也没有机会了,你就忍心让我连最后一个乞巧节都过的不尽兴吗?”紫云可怜巴巴地望着冯霁雯,竟是玩起了苦肉计。
“停停停……”冯霁雯立即投降,笑叹了一口气道:“依你还不行吗。”
“那咱们可说定了,明个儿早早用了晚饭,我便过来找你!”紫云满脸欣喜。
冯霁雯点头。
“太太,大爷跟二爷回来了。”小亭隔着帘子轻声禀道。
冯霁雯道了句知道了。
此时已要接近午时,她本以为和珅与和琳要留在广济寺中用素斋的。
便让丫鬟去吩咐厨房准备午饭。
又问紫云可要留下来用饭。
紫云赶忙摇头:“不了,我这便回去了——你别忙活张罗了。”
二人之间向来无需那套客气的做派,听她说不留下用饭,冯霁雯便也未多劝,二人又说了几句话,紫云便起了身要回去。
小仙送了她出去。
紫云走后,细心避嫌的和珅这才回到椿院更换被汗水浸湿了大半的衣袍。
这间隙,刚从前院回来的小茶从刘全那儿得来了一桩特殊的听闻。
冯霁雯听罢大感惊异。
灵台郎汪士英家中的四姑娘汪黎珠今日在城外同金家公子一同被撞进了河中——
虽然掉进河里什么的听起来还挺凉快解暑的,但当今世道之下,未出阁的小姐同陌生男子一同掉入河中,这等意外代表着什么,几乎是不用多说的……
且还有人说,当时在河中受了惊的汪黎珠死命地抓抱着金家公子,甚至被救上岸时,都还没有撒手。
当时在河边乘凉的许多百姓都亲眼目睹了这一幕。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