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拆屋顶法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但是,短暂的犹豫过后,她还是没有急着有所动作,而是选择先看向赵祯。

    珠帘之后,二人的目光相撞,赵祯却并未惊慌,只是压低身子,用嘴型对着刘娥道。

    “大娘娘莫急,朕有分寸。”

    见此状况,刘娥眉头微蹙,似乎有些犹豫。

    不过,看赵祯坚定的样子,她迟疑片刻,还是轻轻点了点头,用同样只能让两人勉强听清的声音道。

    “不可胡闹!”

    这般沟通的时间不长,但是,却让帘外的几个大臣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的。

    他们现在已经彻底搞不清楚,太后召他们过来,到底目的是什么了。

    要知道,就算是小官家不知轻重,可诛杀大臣这样的事,太后不可能不知道有多严重。

    然而直到现在,太后都没有开口,难道说,是太后想杀寇准?

    众人心中一阵叫苦,要真是这样,可就难办了……

    他们虽然都不想得罪太后,可诛杀大臣这种事,也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否则的话,光是外头那些言官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们淹死。

    珠帘内,赵祯直起身子,重新坐好,道。

    “丁相公方才已然说了,先皇重病,乃因寇准附逆辜负皇恩,若非此事,先皇何至于天不假年?”

    “朕为先皇子嗣,自不能坐视此等贼子逍遥法外,让其与先皇同去,乃孝道也。”

    “何况,寇准如今区区一司马尔,何言朕骤登大位,急诛大臣?”

    大宋朝有祖宗家法,这一点谣传已久,还在后世之时,赵祯也多少听过一些。

    甚至还有一些史料记载,说在老赵家的太庙当中有一个密室,里面有一块太祖立下的誓碑。

    上面刻有三条祖训,其一为保全柴氏子孙,其二为不杀士大夫及言官,其三为不加农田之赋。

    凡后世嗣君继位,需屏退左右,入而跪读。

    关于这块誓碑是否存在,许多人争论不休。

    但是现在的赵祯,却能很确定的说,压根就没有这种东西。

    否则的话,他登基这么久了,怎么没人让他去拜什么誓碑呢?

    别说没有,就算是真有,赵祯也得悄悄给他砸了。

    反正这誓碑如果有,也是在太庙密室里,除了嗣君之外,没人可以进去。

    如今赵恒死了,能进去的就他一个,悄悄砸了,对外说压根没有这种东西,别人也没办法。

    誓碑之说,大抵是假的。

    但是,大宋的祖宗之法,确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只不过,这所谓的祖宗之法,并不是落在纸面上的成文法,而是一代代人执政风格叠加,积累下来的所谓家法。

    这些家法的内容,包含很多方面。

    后世熟知的崇文抑武,强干弱枝,异论相搅,包括所谓的不擅杀大臣,都属于此列。

    但是……

    “官家,太后明鉴,寇准如今虽然只是区区司马,但是毕竟曾位列宰执,于国有功。”

    “何况,寇准虽与周怀政结交,但并无实证说明,他是谋逆主谋,若将其诛杀,恐引朝野上下议论,谓官家坏祖宗之法矣。”

    虽然大概率小皇帝是在说气话,但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在场众人都不敢掉以轻心。

    当下,冯拯斟酌片刻,便上前开口。

    没办法,在场的这几个人当中,只有他最合适说这个话。

    毕竟,所谓宰执,是宰相和执政的合称,二者毕竟还是有区别的。

    丁谓和寇准仇深似海,指望他出面替寇准说好话,压根就不可能。

    他们在场四人,只靠王曾这么一个参知政事出言,实在是分量不够,所以,冯拯必须出面。

    不出意外的是,当冯拯说到寇准任相多年,于国有功的时候,丁谓立刻瞪了他一眼。

    当然,丁谓也知道眼下是个什么局面,所以,虽然不满,却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然而,让在场众人感到头疼的是,哪怕丁谓已经沉默不语,冯拯这个平时存在感不高的宰相也亲自劝慰,小官家还是没有就此收手。

    稍停片刻之后,众人便听得帘后传来一阵闷闷的声音,道。

    “祖宗只说不得擅杀宰执大臣及上书言事人,寇准已非宰执,又犯如此大罪,竟也杀不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