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天子狩西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六月十一日,卯时

    李亨天还未亮就起来了,张良娣忙起身服侍李亨洗漱。李亨用完早膳后,即使多打了几遍五禽戏,也依旧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今天是李亨监国的第一天,按例朝臣要到东宫朝拜李亨,包括宰相。虽然他想立刻就前往明德殿中准备朝会,但是李亨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要忍住,不能让人看到自己对权力是如此渴望,不然有性命之忧。

    快到辰时时李亨才从承恩殿(张良娣的住处)出发,前往明德殿听朝,在路上,李亨还让李静忠走的慢一些,他好调整心中激动的情绪。到了明德殿后,李亨就进入偏殿中,静静地听着太子詹士府司值的唱名:

    “太子太师陈希烈到

    太子太傅李暠到

    ……

    工部兼宪部(即刑部)尚书苗晋卿到

    ……

    兵部侍郎徐国公萧华到

    兵部员外郎王缙到

    ……

    监察御史裴冕到

    殿中侍御史吕諲到

    ……

    左拾遗张镐到

    给事中王维到

    ……

    京兆少尹崔有光到

    ……”

    直到结束,李亨依旧没有听到杨国忠和韦见素的名字,这两个宰相不来,李亨的监国岂不就是一个笑话吗,李亨胸中一时怒火万丈。深吸了一口气,李亨平复了一下心情,面无表情的走进了正殿中。

    随着李静忠喊了声太子驾到后,群臣才开始参拜太子。道了句“平身”后李亨再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时之间就这么冷场了。

    现在朝不朝会的已经不重要了,太子监国,两位宰相都不到,这简直是对李亨的下马威。能调动宰相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李隆基,大明宫中坐着的这位大佬李亨可不敢怠慢。可是监国的位子就是李隆基给的啊,他昨天只是要求调动城中兵马来守城,并没有要监国的位子啊,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难道是杨国忠在搞事情?可韦见素虽说是杨国忠的应声虫,但依着他那胆小的性子,监国这样的大事他不应该不到啊,难不成他老糊涂了,不敢的罪杨国忠,就敢得罪李亨?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李亨赌不起,他的这位老子可是一个无情的帝王,小命只有一条,李亨可不想丢在这个关头,即使监不成国,守不了长安,但他依旧可以去灵武即位,只不过是平白给郭子仪一个拥立之功罢了,要是把丢在了这儿李亨可真的就冤死了。

    在李亨打定主意,不开这个朝会时,崔有光要求上奏。不过现在没空,李亨要去大明宫打探一下风声,李亨只对崔有光说了句“稍后再议”后便下令撤朝,而后匆匆向紫宸殿走去。

    到了紫宸殿后,李亨发现杨国忠和韦见素都在这儿议事,这无疑让李亨松了一口气。他们议的依旧是要不要巡狩西蜀的事。李隆基确实是舍不得长安中的这一切,这曾是他指点江山的舞台,国破家亡,山河破碎,李隆基是真的怕成为一个像陈后主那样亡国之君,为万世所笑,但更让李隆基怕的是之后那未知的一切。可是能守得住长安吗?李隆基一点信心都没有,他的胆魄,他的骨头早已被杨贵妃那婀娜的身体给腐蚀软了,潼关都丢了,何谈守长安。

    李亨行完礼后,就静静地站着,李隆基也静静地看着李亨,一言不发。

    但杨国忠等不下去了,他发难道:“太子欲守长安,不知如何守御?据臣所知,现下朝中要将无将,要兵无兵,单凭着长安城如何守得。”

    李隆基也盯着李亨,他十分希望李亨能给他一个完全可行的守卫长安的方案,但让他失望了。

    只见李亨梗着脖子,说道:“不守长安还能去哪,祖宗陵寝,宗庙社稷都在长安,如何能舍弃得了长安?安禄山来了,孤自以此躯挡之。”

    这二杆子的话让杨国忠都无语了,李隆基眼中闪烁着的光芒也淡了下去。李亨内心毫无罪恶感,他本来就想赶紧把这群人嫌狗厌的货色都赶出去,坚定他们的守城信心,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回了东宫后,李亨立即召见了崔有光,本来李亨是召见京兆尹魏方进,可是他死活不来。李岘被贬后,就是有这货接任,他是杨国忠的亲戚,妥妥狗腿一个。见到崔有光后,;李亨便让组织全城百姓加固城墙,增修器械,并让他派一部分人到商洛运粮。

    而李亨去了军器监,可是当李亨得知军器监在天宝九年发生过一场大火,里面的兵器到现在还没有填满,又在之前拿了一批兵器,已经所剩不多了,李亨的当时脸就黑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让李亨稍感安心的是库内还是有五千把陌刀,两万副重甲,三千杆长槊,两万柄横刀,两万面小盾,三千面大盾。这些东西已经够了,李亨更在意的是马槊、陌刀和铠甲,李亨在得李隆基的批复后,便把这些兵器甲胄一卷而空。

    如何打这场长安保卫战,李亨已经有了想法。他一面在军中挑选擅长骑射的、身体素质好的、擅长骑马的军士,同时派遣萧华、李齐物、王缙等人在长安招兵买马;一面让一群大匠带领着老百姓加固城防,有时亲自担土搬石,李亨在后世是一个农村人,这些事早就做过,这种榜样作用极大地鼓励了长安百姓。又让苗晋卿紧紧的盯着工部的工匠们打造兵器,甲胄,还让崔有光亲自带领精壮到商洛运粮,李亨还下令打造二十件兵器或甲胄,或是运来二十石粮食赏一贯钱。一时之间,长安百姓无不踊跃。

    此时的骑兵有重甲、轻甲。重甲骑兵身覆重甲,弓箭很难射入,使用的兵器自然是大名鼎鼎的马槊,马槊长六尺,刀刃将近两尺,骑兵在马上以三十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冲锋,这样排山倒海般压来,简直是无物不催。有破解它的办法吗,自然是有的,这就是大名鼎鼎陌刀兵。陌刀兵是重装步兵,士卒手执六十斤重的陌刀,可以横行整个军阵之中,当然这得要体力。

    这两种兵器是野战中常用的,但也是很珍贵的,尤其是陌刀,李亨猜测整个安禄山的军中也只有五六千把,因为陌刀的制作工匠全在长安城内,就在东宫对面的匠作监里。这虽是一把杀手锏,却不是攻城利器,但李亨也得做好打野战的准备,尤其是现在士气低迷的时刻,太渴望一场胜利了。但李亨是有刀无人,能拿陌刀的士兵都是万里挑一,李亨到哪找去,只得在矮子里拔高个,凑合着用了。

    长安城中,三千金吾卫三千,由高力士带领,禁军有不到两万人,由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带领,这两支军队李亨是没法碰的。剩下的就只有先前招募的还没有送到潼关的四万人了,现在正在军营中待着。

    在这四万人中,李亨挑选出八百名能挥得动陌刀的人,编为陌刀对称为横山军;两千人能骑在马上把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