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广电总局刘局长明明是香港无线需要巴结的对象,但是听到绍益夫找他,刘局长却主动过来打招呼,这绝对不关乎与什么利益不利益的,纯粹上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尊重。
绍益夫紧接着又说了很多抱歉的话,然后主动上前握住了李小乐的手,满脸和蔼笑呵呵地问他。
“绍先生说,李导演这个开幕式非常不错。”方益华边在旁边翻译道:
“比他想象中要好得太多了,邵先生想问你,在今天的中国,在这里坐着的中国观众,或者是电视机前的,很多人都会疑惑,在现代忙碌生活中,诗对他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们的房贷,医药费,孩子的学费,还有每个人的工作现实,生活梦想,诗歌变成了一种奢侈品,你为什么要以诗歌作为这次表演的主题呢?”
李小乐知道,他要拍这部武侠剧就需要借助无线的资源,但是又可能会威胁无线的港剧的地位,现在绍益夫在询问他,其实是想摸摸他的底,看看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中国最好的古装艺术指导,武指,编剧,道具师,都在香港,李小乐建立影视基地非常希望与无线合作,之前对方却表现出了极大的警惕,生怕自己会吞并无线的领域似的,一直在推脱没有做正面回应,而这次,显然是他们一个谈判的好机会,让他们放下戒心。
李小乐想到这里,也是决定袒露心扉,跟绍益夫夫妇交交底,于是缓缓地道:“您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却不全面,我相信诗歌这种古老的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艺的咏叹,更是一种让生活态度变得更加美好的方式。”
“诗歌能让生活更美好?”方益华希望李小乐能说具体点,而绍益夫也是笑眯眯地望着李小乐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
在构思开幕式的节目的时候,李小乐反复问自己,什么能代表中国文化最精髓的东西?陶瓷?书法,丝绸?四大发明……不……这都一些外在的东西,我们这个民族的内心并不是依靠这个亘古流传下来的,而他最终想到了诗歌,他觉得只有诗歌这种形式才是心灵上中国文化代表,远超越其他的符号化的的表现形式,李小乐这时候对绍益夫夫妇解释道:
“我其实是这么觉得,诗歌对我们生活结构的渗透要比西方深邃得多,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普遍认为对它感兴趣,却又无所谓的东西……
如果说宗教对人类的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出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的怜悯……
那么我觉得,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宗教无非是一种灵感,一种活跃着的情绪,中国人在他们的宗教里没有发现这种灵感和活跃的情绪,那么宗教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黑暗生活之上点缀的漂亮补丁,是与疾病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
但他们在诗歌中发现了这种灵感和活跃的情绪,诗歌教会了中国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试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的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李小乐越是说着,越发的神采飞扬起来,看着四周这沸腾的现场,朗声道:”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简谱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的圣洁的理想,它是诉诸浪漫,使人们超然在这个幸苦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人们的悲伤,屈从,克制这些情感,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精华人的心灵~~
它教会人们静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村舍炊烟袅袅生气,流连于山腰的晚霞融为一体的景色;他教人们对乡间小路上朵朵雪白的百合要亲切,要温柔,它使人们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它教人们用一种怜爱之心对侍采查女和采桑女,被幽禁被遗弃的恋人,那些儿子远在天涯海角服役的母亲,以及那些保守战火创伤的黎明百姓……
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人们和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有型的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
诗人是用自己的感情的力量,让自己与自然死生相依,共享人间的欢乐与悲伤~”
听着李小乐的这番话,不仅仅是绍益夫与方益华深深为之动容,就连旁边的刘局长也是在心里对李小乐的评价又拔高了一个档次,这个小导演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明明才20多岁,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像是活到4,50岁人才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