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亲政最后一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封地、乃至大大方方的圈养门客、私兵都没动。

    第一次上书没理你,你就收敛一点,咱们好聚好散,毕竟你几十岁的老头子了,也活不了多久,等你死了我给你风光大葬。

    结果你不收敛就算了,你还满天下说没人能改一字!你这是想说我嬴政就必须得用你的理念治国?必须得听你的?

    你给我滚回封地去!越远越好,收敛一点,不然我真的杀了你的。]

    [可咱们的吕相国倒好,回到封地还是蓄养门客、招揽贤才,一喝酒啊就开始谈论国政,好家伙,给你脸不要了是吧!]

    [嬴政就派人给吕不韦一封书信,笔法极其幽怨。

    君何功于秦? 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

    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

    其与家属徙处蜀。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算老几?对我们家有什么功劳?要封你十万户!

    你跟我们家有什么亲戚关系?还让我叫你仲父?

    你麻溜的带着你家人滚去四川待着去。

    然后吕不韦选择了自杀!好多朋友可能搞不懂,嬴政不是就写信骂了吕不韦一顿吗?

    让他搬家到四川去,为啥吕不韦就自杀了,这哥们也不是一个心理脆弱的人啊!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古代的一种政治上的潜规则:过去皇帝让你自杀肯定不是下道诏书告诉你,说你搞快自己了结吧,别逼我动手啊。 这样说出来就太难听了嘛,我皇帝也是要面子的好吧。

    一般来说都是用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嬴政对吕不韦这种:过分的骂你,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第二种送你个小礼盒之类的:曹操赐了荀彧一个空食盒。猜测一下大概意思应该是你是汉臣食汉禄,我这是魏国,没有你的食物,你自己麻溜自己搞定吧。

    第三种就是让朝臣来暗示你:你该自杀了,大家都体面。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那我就装听不懂呗,他只要不下诏让我自杀,我就厚脸皮呗,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

    博主只想说你们太天真。

    比如薄昭和我们的汉文帝刘恒,薄昭在刘恒继位的事上是有功的,而且还是刘恒舅舅,可这人可能飘了!

    不仅奢靡无度、不敬同僚还插手朝政。就这刘恒也只是派了个使臣斥责他,本来挨顿骂就没事了,薄昭偏不,天老大我老二,一刀把使臣砍了。

    这在皇权时代按最轻最轻的来算也得是个大不敬罪,往重了算都可以算谋逆罪。

    刘恒还是念那么一丢丢情分,就派官员去薄昭府上喝酒,话里话外就是一句话——皇帝念情,你搞快自己了断,此事到此为止,你死了给你风光大葬。

    咱们薄昭酒照喝,话照听,就是假装听不懂。我就不自尽,你能拿我怎样?

    然而汉文帝也不是吃素的,为了逼舅舅自杀,他想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主意。

    他命朝臣们披麻戴孝,每天去薄昭府上哭丧。听着府门外哭声一片,薄昭坚挺的心终于崩溃自杀了。毕竟再不体面可就体面不了啊!]

    [而像薄昭这样的铁头娃也还好就是遇到刘恒,也还好他们多少有点情分,为还好是他舅舅,不然你换个皇帝试试?

    给你脸不要脸了是吧,本来你自己自尽,运气好对外说你病逝,给你风光大葬,家人荣誉不减。

    运气差起码自尽之后皇帝是不会再追究你家人的责任的。

    你偏不,那可能起码不说夷三族,也得是个满门抄斩的结局。]

    [是不是好奇为啥我说是夷三族,而不是九族?

    真正在正史上能够查到的只有一人:隋朝末年的杨玄感被隋炀帝夷灭九族。当然你要拿野史来杠当我没说,好吧。]

    [关于诛九族的九族到底是那九族:有下面两种说法

    1.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2.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

    但普遍认为是第一种,第二种真算上也就是把家里直系亲属杀一遍,连满门抄斩都算不上。

    按第一种算,你在古代,能犯下诛九族的大罪,你起码得是个有权势有地位的人吧。

    在古代这种人一般是世家大族或者叫士族也成,而世家大族又喜好互相联姻,真按照这种杀法,好家伙!

    黄巢直呼内行,早知道当年多少也找个理由按诛九族来。不然人家说我无故杀人,多不好听。

    所以其实不要看小说电视动不动皇帝下令诛九族:换古代你真这样下令,命令能不能出皇宫真不好说,世家大族联合起来换皇帝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何况你都要杀人全家了,能够体面禅让都得夸世家大族一句:“你们可真是好人啦”]

    你这后人说的,我黄巢杀他们还要理由?

    我要什么理由?

    我只是想考个功名报效大唐,可他们不给我机会啊!那干脆全杀了。

    我连皇帝全家都说杀就杀,还在乎名声?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当年写的那首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可真是太应景了,哈哈。

    大唐 贞观初年

    李世民看着台下的满朝大臣,个个都埋着头,好家伙,平时一个二个都要把这宫殿吵翻了,现在都哑了,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心里想啥,不就是朕也是世家大族一员吗?等着,朕早晚有办法收拾你们。

    只有那程咬金偷偷抬起头弄了一个冲李世民挤了挤眉笑了笑又迅速低下头。

    呵,也只有这憨子能没心没肺的逗朕笑了。可就这憨子也是那济州东阿世家大族的。 :-( 任重而道远啊!

    [而咱们普通人要是穿越回去,要是没混到最上层那里去,自尽的机会都没有,大概率都是被大卸八块

    《旧唐书》有言:“王族刑于隐者,所以议亲,刑不上大夫,所以议贵”

    你不是皇帝亲戚,不是高官显贵,根本就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毕竟自尽某种意义来说算是一种赏赐,皇帝告诉你自尽那就相当于告诉你,这件事到你为止,祸不及家人。]

    [好的,那在吕不韦被委婉赐死之后,也算是开启商人干政无善终的开关,自他开始,古代的商人有一个算一个,但凡掺和政治,下场都很惨,嗯,某种意义上的一脉相承。

    而我们的始皇也是终于彻底的收回了所有权力,正式开启一统天下。]

    pS:我知道有朋友对诛九族那个有疑问,肯定会拿方孝孺出来说事。

    但方孝孺被诛十族这个说法最早出自祝枝山《野记》里面,对,就是那个四大才子里面的祝枝山。

    而且里面记载了很多现在被网上盛传是正史的言论,其实都出自这本书,大家喜欢的可以直接找来看看原文。

    祝枝山19岁才中了秀才,勉强中了举人后,却整了七次的会试都还是没有被选上,一生仕途不顺,很是倒霉。写一些这些言论来表达不满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而方孝孺被满门抄斩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明史·方孝孺列传》是“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也就是说这三人起码自己那一系族人是被杀光了的。

    但是诛三族就要打一个问号了。因为他父亲(方克勤)有个弟弟叫方克,方克有个儿子叫方孝复。洪武二十五年被贬到庆远卫,入军籍。后来在大胖朱高炽继位对靖难遗孤进行特赦的时候,方孝复的儿子方琬也获释为民。所以大概率是没有诛三族的。

    当然存疑的还有瓜蔓抄,这玩意儿最早出自由清朝大臣张廷玉负责编写的《明史·景清传》。当然只是作者觉得存疑,毕竟那么多史学家都没给个定论。

    最后,谢谢那些看到这里的朋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