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明初四大恶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感谢“喜欢链荚豆的芈家人”大佬打赏的灵感胶囊和催更符。

    正在努力码字中。

    祝您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

    【而削藩便是由齐泰、黄子澄二人拉开序幕,最早应该是黄子澄。

    当时还是皇太孙的朱允炆坐在东角门,对黄子澄问道:“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

    黄子澄对答:“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

    朱允炆肯定了他的进言,从此以后称呼“黄先生”以示尊重。】

    【从理论上来讲,黄子澄的话没有什么问题。

    明初的亲王,和汉初的藩王不同,虽有所谓封国,却并不掌握财税收入及官员任命大权。

    汉武帝可以用推恩令,将诸侯国进行分割。但朱允炆无法运用此法,因为宗室的岁禄都出自于朝廷,所以无恩可推。

    换句话说,明初的亲王,其实相当于一个大号的边关大将。只不过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份,可以更容易地对各路兵马进行节制指挥。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朝廷的背书,亲王们自己能够调动的兵马很有限,他们和汉初藩王们的实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璋抛开废藩的那些烦心事,想想也觉得黄子澄这说法没毛病,挺正常的,怎么后辈会认为他是老四卧底?

    ……

    洪武十八年的黄子澄也觉得自己的话没有毛病,后辈怎么会认为我是卧底?

    ……

    【而朱允炆登基对黄子澄说:“先生忆昔东角门之言乎?”

    黄子澄顿首,说:“不敢忘。”

    于是退朝之后便与齐泰商量削藩,齐泰欲先削燕王朱棣,黄子澄不同意,当时户部侍郎卓敬亦上疏请改燕王封地于南昌,黄子澄还是反对。

    说:“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王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主打一个师出有名,先拿那些不法分子开刀,百姓百官都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百姓说不定还拍手叫好。】

    【理论上没有问题,当然仅仅是理论上。

    黄子澄是一个很纯粹的文人,不知兵,或许在他认知中打仗我兵比你多,粮饷比你足,那我肯定赢。

    也或者他当初那番话只是顺着朱允炆来说,让朱允炆有信心。】

    【这几位藩王属于内藩,至于到底是不是朱元璋专门放在这里预防边塞藩王造反的,属于各有各的道理。

    因为大家都是朱元璋儿子,在皇位面前讲什么兄弟都是扯淡。

    边塞造反,他们这里挡住说不定这皇位就能轮到自己手上。

    当然也有可能朱元璋单纯就是封在这里而已,我们不做过多追究。】

    【首先被削的就是朱橚。

    朱橚本身也不是什么好人,曾经屡次犯法。

    在今存世清抄本的《御制纪非录》中,列有朱元璋亲口说的朱橚几项罪过,包括:

    1.射死本府仪卫司校尉。

    2.差护卫头目军士乘坐驿船、驿马买货。

    3.娶生员颜钝巳定婚女子。

    4.将安置囚人到府使唤。

    5.洪武一十三年不闻命,擅率妃嫔人等弃其本国来居凤阳。

    气的朱元璋都把他发配云南待了两年才放他回来,而朱标死后他应该也是有异心的。

    王府长史王翰数次劝谏他均不采纳,逼的王翰装病发狂,离职跑路生怕受牵连。

    恰好朱橚次子朱有爋向朝廷举报父亲图谋不轨,朱允炆派遣李景隆以巡视边防的名义突袭开封逮捕朱橚,把他贬为庶人,发配如今云南蒙化县。

    朱有爋当时仅十岁,至于到底是少年早熟看不下去自己父亲所为,还是被朱允炆利用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朱橚确实是个混蛋。

    当然他在医学方面贡献还是很大的。

    据史料记载他在被流放到云南之后对民间的疾苦了解增多,看到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

    于是他组织本府的良医李佰等编写了方便实用、“家传应效”的《袖珍方》一书。

    永乐四年又写了《救荒本草》一书。

    至于到底是春秋笔法还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们不做深究,就知道他在医学方面有成就就好。】

    ……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若有感悟。

    “浪子回头金不换?”

    说着就看向朱橚,朱橚是吓得一激灵,连忙跪倒在地。

    “爹,我改,我一定改,我以后潜心医学,您千万别让我去云南。”

    朱元璋笑呵呵的扶起他,略带戏谑的说道。

    “老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民间吃苦,咱从小吃苦,一个人就走南闯北才有如今大明基业。”

    “你也该去走走,你放心,爹一定让沐英好好照顾你。”

    朱橚心道,真的是好好照顾吗?那您为什么说的咬牙切齿……

    我不想去云南啊,我是个受害者,怎么朱允炆现在没事我倒先去云南了……

    大哥救救我啊……

    朱标撇开眼神,不去看他……

    救你?怎么救?这天幕全天下都能看见,至少处罚你意思意思给百姓看吧?

    放心,一两年就回来了。

    【其后削齐王朱榑,这也是个混蛋。

    摘录一下他的一些事迹:

    1、在封地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死了很多民夫。

    2、把山东当地的生员都调到王府当小吏。

    3、擅自将王府军户的寡妇强行婚配。

    4、强令生员来王府教唱词曲有辱斯文,朝廷派人调查,又将这个生员害死。

    5、听信谗言,杀害王府护卫军官及其家人,共计482人!

    被朱允炆贬为庶人,囚禁南京。

    而此人在朱棣靖难成功之后被复王爵,仍然不知悔改,阴谋畜养刺客,招异人术士作咒诅,用自己的护卫军来守卫青州城,又将城墙与苑邸围墙并筑,隔离外界往来,不许守吏登城夜巡。

    李拱、曾名深等官员向朱棣上书急告变故,他居然将人拘留匿藏意欲灭口。

    朱棣连续下诏书七次劝谏,仍然不知悔改,逼得朱棣直接把他贬为庶人。】

    ……

    大明 应天府

    奉命回京的朱榑此时已经十六岁,他没有反思的自己的错过,反而指着朱棣鼻子大骂。

    “好啊,四哥造反当皇帝就算了。”

    “还把我贬为庶人,真是好大的官威。”

    “爹,你看看四哥,眼里毫无亲情。”

    他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父亲已经怒不可遏,挽起袖子,手中已经举起棍子。

    “好啊,咱到底遭了什么孽。”

    “才有你们这样的混账儿子。”

    “咱打死你……”

    朱榑仍由棍子打在身上。不服气的辩解道。

    “不就几个贱民,几个生员。”

    “爹,你凭啥打咱,咱比他们金贵多了,咱不服。”

    朱标突然能够理解儿子为什么削藩了……

    “唉,爹,打一顿让他跟着老五去云南吧。”

    ……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像这样的混账事,若是都是这样,只怕是要闹起民变……

    【随后的是代王朱桂,这也是个混账。】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