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据北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感谢“发便当的弃总”“逍遥春秋笑长生 ”“熊山道的冷厉”“两只老虎maple ”“喜欢链荚豆的芈家人”“喜欢单板吉他的韩雨彤”“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几位大佬的打赏。

    祝大家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

    【随后朱棣命张玉、朱能等率领兵攻打九门,虽然说很快便攻克。】

    【但其中其实西直门值得大书特书,都指挥彭二策马大呼于市中,说:“燕王反,从我杀贼者赏!”。】

    【当即招募士兵千余人,准备攻打燕王府。遇上燕王健士从府中出,击杀彭二,士兵于是一哄而散,朱棣尽夺九门。】

    【关于彭二只能查到他在洪武年间以战功授北平都指挥使,随后便是上面这段。】

    【虽然他是建文的愚忠之臣,但并不妨碍博主认为他是一名勇士,至少他如果投降朱棣,即便不被会重用也至少不会死。】

    【可他还是选择慷慨赴死,至少和明末某些官员比起来有节操的多。】

    崇祯:别骂了,他们听不见,朕都斩了。

    【随后张玉率领燕王府护卫大声呼叫对驻军“不要担心,朝廷已经委任燕王节制一方,大家只要听从燕王的命令即可!”

    士兵们纷纷掷下兵器,停止战斗,燕王军终于彻底控制住了北平城。】

    【大多数士兵本来以前就归燕王管辖,其次领头的都被诛杀了,又不是外族入侵。】

    【天下是朱家的。】

    【朱允炆是朱,朱棣也是朱。】

    【跟谁混不是混,保条命,有粮饷拿才是硬道理。】

    【朱棣素有军功,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命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率师远征蒙古,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投降,明朝取得重大胜利。

    朱元璋得到捷报后称:“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

    【当然因为朱棣改史的原因,很多人认为首功应该是朱棡,朱棣是把功劳全占了,目的在于塑造朱棣英勇神武、深受朱元璋喜爱的完美形象,强化其继统的合法性。】

    【这个具体的等讲到奉天靖难纪时候我们再去讨论。】

    【但至少朱棣还是有战功的吧?

    在洪武大逃杀之后,矮个子里面挑高个子,朱棣也算的上最顶上那批人了。】

    ————

    大明 应天府

    “啧啧啧,四哥,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看吧,改史改的但凡是你的事都能被人质疑。”

    “唉,弟弟我真是为你伤心难过不已。”

    朱棣脸色黢黑,伤心?难过?

    你先把你扬起的嘴角放下去再和我说这话。

    你们冷嘲热讽吧,反正最后是我登上了皇位……说呗,随你们说……

    ————

    【而且因为朱允炆扩大文官权利,试图以文御武,对武将实行压制政策,领兵的将领能对朱允炆有多少好感?】

    【何况有一个很容易忽略的点,北平有不少兵马都是徐达旧部。

    这层关系可能在平时表现不出什么,可到了两方对立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而朱元璋是进行分封,新皇上位就削藩,朱棣又要起兵反对皇帝。普通人对此是不能理解的,他们需要一个解释。】

    【跟随朱棣造反的将领文人也需要一个伟光正的旗号,总不能正大光明说我朱棣就是要造反当皇帝吧。】

    【而朱棣跳出来说道:因为皇上意图谋反。】

    朱棣牙齿都要咬碎了。怎么?你觉得你这个笑话很好笑吗?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皇帝身边有奸臣,小兵一听太有道理了,戏文里就是这样唱的。】

    【恰好皇明祖训给了朱棣法理依据。】

    【所以我朱棣不是要造反,我是听老爹的话,奉天靖难的。】

    【朱棣七月初四杀张昺、谢贵。控制北平。】

    【七月初六,通州就主动归附,通州卫指挥佥事名叫房胜,两人曾多次一同出征蒙古,朱棣率兵一到,他就直接投降。

    当然,投降可能不太准确,应该叫喜迎王师。】

    【通州是北平东边的门户。】

    【而七月初七朱棣进行了内部动员大会:我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受封以来,惟知循法守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回,横起大祸,屠戮我家……今祸迫予躬,实欲求死。不得已者,义与奸邪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讨,以安社稷……”】

    【我是“嫡子”,一直老老实实“循法守分”,然而年轻的皇上被“奸臣”蛊惑,杀戮亲人,连亲叔叔都不放过,所以自己起兵这事,真是迫不得已啊,我其实想死的心都有,但为了安定社稷,我只好勉为其难,“奉行天讨”啦。】

    【这一番演讲效果也确实不错, “将士闻之,皆感动流涕”。正在朱棣慷慨激昂之时,突然来了一阵狂风大雨,吹得众人东倒西歪,王府宫殿的瓦片也被刮了一些下来。】

    【按理说此事应该是不祥,但就像武王伐纣出现了不吉的天象被姜子牙化解一样。】

    【道衍和尚机智化解,他高声喊道: “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龙要起飞,当然会伴随大风雨,吹掉瓦片,那就是老天爷让你换成黄的嘛!明朝藩王只能用绿瓦,皇帝才能用黄瓦。】

    【就在讲完这一番说辞之后,风雨散去,阳光穿云而下,金光四射,似乎是上天的回应,朱棣高兴,将士欢呼,人心大振。】

    【而关于此事记载于《奉天靖难纪》。】

    【懂得都懂。】

    ————

    大明 北京

    朱棣后槽牙都快咬碎了,什么叫懂得都懂,你干脆直接说朕是瞎编的好了……

    混蛋——直娘贼——彼其娘

    【而马宣原本在张昺、谢贵二人准备抓捕朱棣失败之后,率兵准备夺回北平九门,结果没打过,只得带领一千多名残兵败将,趁着漆黑的暗夜,逃出了北平城,向东前往蓟州调兵。】

    【随后张玉献计先攻蓟州。】

    【蓟州是通往辽东的咽喉要道,东连大宁,一旦大宁的八万精兵、三千铁骑闻警而至,冲杀过来,那朱棣可就完蛋了。】

    【朱棣随即提升朱能为北平都指挥同知,命其带领燕山三护卫精兵两万,速速拿下蓟州。】

    【而此时的马宣一边整顿蓟州兵力,又派人联系镇守居庸关的守将于瑱,约定东西两路进兵,讨伐叛逆,夺回北平。】

    【结果匆匆忙忙带着七千人马出发在公乐驿的潮白河边上刚好遇到朱能率军的两万精兵。】

    【又没打过,逃回蓟州与镇抚曾濬据城而守。】

    【蓟州城依山而建,城墙且高而厚,不易攻破。】

    【朱能先是派使者带去劝降信:俺们可不是造反,是听从太祖皇帝的祖训奉天靖难,良禽择木而栖,明士择主而事,将军你就投了吧,马宣把信撕的粉碎,大骂朱能,驱逐使者。】

    【而后一人在城上,一人在城下。】

    【马宣和朱能开始了对骂。】

    【结果朱能没骂过马宣,气不过便派了两千精兵攻城,结果当然是失败了。】

    【是夜,马宣与蓟州诸将商议守城良策。

    本来蓟州卫旗下官兵就曾多次跟随朱棣出战,其次也心存畏惧,毕竟朱能说要是不投降,城破则玉石俱焚。】

    【而指挥使毛玉,当然这个名字不准确,史书仅仅能查到他姓毛,有说叫毛遂,也有说叫毛胜,还有说叫毛玉的,这里就采用最后一种。】

    【指挥使毛玉等人婉言投降归顺,而镇抚曾濬等人坚决不降。

    而朱能派人进城和毛玉等人勾搭上了,第二天开战直接打开城门放燕军入城。

    马宣带领士兵疾步下城,提枪上马冲入燕军阵中,奋力杀出一条血路,向北而去准备再去密云调集军队继续反击。】

    【结果不幸被围,朱能再次劝降。】

    【结果引来破口大骂:我堂堂大丈夫,大明皇帝忠臣,岂能与尔等叛贼同流。死而死矣,何足惜哉!】

    【朱能这个气啊,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你脸,你居然打我屁股?】

    【杀了,全杀了。】

    【曾濬一同被杀。】

    ————

    大明 永乐初年

    陪同朱棣一同看天幕的朱能有些疑惑。

    “陛下,什么叫我给他脸,他居然打我屁股。”

    朱棣嘴角抽抽,不知道怎么回答。

    唉,朕要是回答了你,你得后悔一辈子。

    【随后遵化卫指挥蒋玉、密云卫指挥佥事郑亨二人率城归降。】

    ————

    大明 应天府

    朱棣正被殿中无数道目光来回打量,不仅有诸位兄弟还有朝臣。

    燕王到底有多少卧底,这怎么动不动就率城而降?

    倒是朱元璋无感,什么狗屁卧底,全是那龟孙的政策闹得,本质不过就是文武之争,恰好那龟孙还削藩,除了江南文官没得罪,其他基本都得罪了。

    太急躁了,一样一样来就不至于如此被动。

    咱将来到底怎么想的?怎么会瞎了眼传位给他?

    ————

    【随后朱棣派指挥徐安、钟祥、千户徐祥等由东转西,长途奔袭居庸关。】

    【居庸关守将为余瑱,也做俞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