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哒哒哒的在街道上小跑着,车子一颠一颠的,不过这并未影响到吴小玉的兴致,尤其是这会儿看吴老爷子进了县城后就变得好说话了。
她得抓紧时间。多打听些有用的信息。
以前也看过不少穿越重生的小说,心里对物价行情也了解个大概。再经过吴老爷子一番有意教导,对花多少钱买多少东西,基本都有数了。
在这个时代,最广泛流通的货币不是银子而是铜钱,银子用现代话来说,是货币中的超大面额了,一两银子值一千文钱,一文钱能买一个馒头或一个素包子,肉包子也只卖两文钱一个,玉米面两文钱一斤,面粉和白米稍贵点儿,都是三文钱一斤,猪肉十五文钱一斤……
如此算来,一两银子的购买力还是很强大的,光馒头就能买一千个,足够一个人一年吃的了,要是俭省点,参合点粗粮吃,一两银子都能够一个人活两年的了。了解了物价行情和货币价值,她又顺便打听到了县城的大致情况。
越城县地处边关,算是一个大县,光主街就有三条,其中的一条泗水街,是乡下人最常去的集市,这条街不长,从街头到街尾都是短衣打扮的小贩,这些人多半是乡下来的,卖的都是自家的农产品,如青菜,粮食,鸡、鸭、鹅等家禽,偶尔还有山货或野味儿,只是不多,价格也相对贵一些。
也有卖手工制品或工具农具的,比如猪食槽子、炕席、火盆和盖帘、箅子爬犁等等,都是实用而不怎么值钱的玩意儿。光顾这条街的,都是乡下人或者是城里的穷人,因为这条街上的东西物美价廉,比别的地方卖的东西便宜很多,可以说,这条街是家境贫困的百姓们最好的选择。
第二条街位于县城的正中间,叫做宝安街,是一条比较高大上的街道,本县的县衙就设在此街,另外,县城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们的府邸多半建在这里。
街上的商铺不多,只有一家清雅贵气的茶楼和一座名冠全县的青云书院,能在青云书院里读书的,都是县里有钱人家的子弟,据说这里一年光束脩就要十五两银子,还不算吃喝笔墨的用度,寒门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
茶楼就更过分了,一杯清茶就卖三十文,都够买二斤猪肉了,一般人要是有那三十文钱,还寻思给家里买二斤猪肉或者十斤白米呢,哪会来这而挥霍了。?因此,来这里消费的,都是穿绫罗绸缎的有钱人,这些人多半是住在这条街上的,或者是往来于农安县城的客商,普通百姓是决不会来这儿糟蹋钱的!
第三条街叫做兴华街,是县城里最繁华的一条街道,这条街既不像保安街那么高大上,也不想泗水街那般接地气,是一条典型的城市街道。?街道两旁都是商铺,多为二层的小楼,什么铺子都有:酒楼、布庄、医馆、银楼、茶肆、当铺、戏园子、赌场等等。听说那谢家小郎干活的木器店就在那条街。
打听明白后,吴小玉也知道了他们这次的目的地。就是第三条街,新华街。
临近晌午,马车终于赶到了县城,停在了泗水街的街头上,赶车的回过头,对爷孙俩个说:“我的牛车只能赶到这儿了。你们该干嘛就干嘛去吧,记住了,一个时辰后从这出发,今儿个要是赶不及就在县里歇一夜,明天还是在这做车。”
吴老爷子利落的下了牛车,冲着车把式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回过身把吴小玉抱了下来,捏着她的鼻子的道“这回你咋不能了?小东西!”
坐了一上午的牛车,腿和屁股都有点而麻了,吴小玉下车后,腿肚子发软!
兴华街离泗水街不远,绕过一座寺院和几座民宅就到了,走路也就一炷香的功夫。和泗水街相比,兴华街可就气派多了,平整光滑的青石板路,古韵十足的店铺,熙熙攘攘得人群,看起来既繁华又热闹。
吴小玉四处张望着,此时已经是晌午,正当饭口,街道两旁的酒楼都飘出了诱人的香味儿,不断地干扰着她的思路。
吴老爷子领着吴小玉直接进了明家木器铺,铺子里现在只有一个顾客,是个穿着湖蓝色绸缎直裰的中年男人,那男人看起来颇有点儿身份的样子,连掌柜都屈尊降贵亲自为他服务呢。
铺子里还有两个伙计,不过这俩伙计一个忙前忙后的拿图纸给蓝袍男人看,一个端着茶杯在一边伺候着,根本没人搭理她们。
倒是掌柜的抬起眼皮撩了她一眼,看吴小玉祖孙穿的虽不是破破烂烂的,却也没好到哪儿去?因不能确定,所以没直接赶人,语气很不好的问了一句:“打点啥家具?”
吴小玉当然知道掌柜的和俩伙计为啥这么对她们,先进罗衣后敬人,这种思想不管在哪里都一直存在。她们可是来办正事儿的,犯不上跟这种嫌贫爱富的人生气。
吴老爷子无视伙计和掌柜的态度,上前一步客气的说道:“不劳烦掌柜和伙计小哥儿,你们有事先忙。我们是来找人的,等等不碍事儿。”(生活就是一把杀猪刀,早已把吴老爷子打磨的圆滑世故。这点脸色对他来说真不算什么。)
掌柜正忙着接待贵客呢,哪有空理会吴小玉祖孙,他也只是习惯性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