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戚玉秀的见识(三更合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为人民服务,??三十元整。”

    邮局工作人员将手里的三张大团结递给面前的农村妇女,就听几个妇女都发出了抽气声。

    戚玉秀嘴角抿的紧紧的,将钱收了起来,??又将自己手里的信寄出去,??这才与大家一起出了门。

    是的,这个来邮局取汇款的正是戚玉秀。

    “大嫂,??你这大哥真好啊。”田玉贞三个哥哥呢,??还没哪个哥哥能给她这么多钱。就连她出嫁,??她爹娘都没给呢。

    其他几个妇女也羡慕的不得了。

    他们村子,??还真就戚玉秀这么独一份儿了。

    戚玉秀:“玉贞,??我还得去我大姐那边一次,??怕是要耽误不少时间,不如你们先去买东西?别是耽误你们的事儿。”

    田玉贞:“没事儿的,我不急,我跟你一起。田大姐不是前几天才来过?”

    戚玉秀正色:“我这不是取了三十块钱吗?你也知道我家那个破屋,平日家里也就小宝乐一个人在家,这可是我全部家当,哪里能放在家里。我给放在我大姐那里,??让她给我存着。”

    “什么!!!”

    几个妇女不可思议的看着戚玉秀。

    “田大媳妇儿,??你这心太大了吧?这么多钱就能放在旁人哪里?”

    戚玉秀反驳道:“我大姐哪里是旁人?”

    她认认真真:“这几年,都是他们帮衬我。”

    “田大媳妇儿,??我们陪你一起过去吧。”

    “对啊,用不得太久的。”

    别看平日里戚玉秀和大家交往泛泛,??但是这个时候倒是一个两个都“不想离开”戚玉秀呢。

    戚玉秀:“我这边可能会耽误一会儿的。”

    “没关系没关系,咱们也没大事儿,??时间多的很。”

    “对啊,傍晚回去就行。”

    “俺们也跟着去见识见识。”

    一行六七个妇女就跟着戚玉秀来到了的轧钢厂,??戚玉玲在轧钢厂工作。

    她听说妹妹来找,匆匆出来,跑的很快:“二妹。”

    她嘎巴脆:“你咋来了?这是秋收结束了?咋没带孩子来?”

    说完了,又跟其他人点了点头打招呼。

    戚玉秀:“我就是过来添置点针头线脑,大姐,先头儿大哥给我寄了三十块钱,我想放你这儿。”

    她把钱递给戚玉玲。

    戚玉玲:“行,你放我这儿,我给你保管。”

    她似乎也不是那矫情的人,直接说:“走,你跟我回家一趟,我给你准备了一块残次的料子。你拿回去给小宝珠做一身衣服。”

    戚玉秀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啊,这好。”

    戚玉玲:“你等我一下,我去厂里请个假。”

    戚玉秀要去戚玉玲家,大家倒是不好在跟着了,彼此约定了在供销社门口等。戚家两姐妹就一起走了人。

    戚玉玲住的不远,就是轧钢厂家属院,二人一起绕过后院儿,戚玉玲拉住妹妹,手里的三十块钱又重新回到了戚玉秀的手里。她说:“自己收着。”

    戚玉秀点头,她笑的淳朴:“姐,谢谢你配合我。”

    戚玉玲笑:“这点小伎俩,我还不懂?”

    他们姐妹,这么点默契还是有的。

    而戚玉秀虽然读书不多,不懂的什么大道理,但是也有着农村妇女的生活智慧。

    她今天就是特意“领着”大家去取钱的,也是特意把钱“存在”大姐这里的。

    前者是为她明年送孩子去上学做准备铺垫,而后者是为了保障自己家里的安全。

    虽说村里倒是没听过谁家招贼,但是他家孩子多,就她一个大人,就算她有一股子蛮力,也不能不多考虑的。但是她的钱都放在大姐这里,那就是两说了。

    戚玉玲:“你能有这个心眼儿,大姐才是高兴呢。”

    两人一起进了门,门刚打开,就有人从房间出来,这是戚玉玲的婆婆。

    老太太的腰板儿很直,戚玉秀:“婶儿。”

    老太太微笑:“她二妹来啦!快坐吧,今天中午在这儿吃饭吧,我去国营饭店添个菜。”

    戚玉秀赶紧摇头:“不必不必,我村里还有旁人也来了,我们一起呢。”

    似乎想到什么,她赶紧将自己小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说:“我给你们带了点大米。”

    老太太一愣,戚玉玲也一愣。

    戚玉玲:“你这……”

    没想到,戚玉秀还真是拿出来一个小袋子,说:“我家娃用蘑菇跟人换的,我给你们装了些。”

    她推推戚玉玲,说:“姐,你找个东西啊,我家就这一个袋子,不能留下的。”

    戚玉玲:“不行不行,这个我不能要,你家日子过得那么不容易,换点细粮,怎么还给我们拿来了。”

    戚玉秀腼腆的笑:“大姐你总是帮我,往常我没有的,自然也不能给大姐什么,但是难得这次换了些,我看着品相特别好。自然要拿来一点的。”

    说到这里,她倒是多了几分不好意思:“今年的蘑菇我们都换细粮了,没剩多少,我就只拿了一小串过来。”

    戚玉玲:“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还能嫌弃你给的东西少了不成?”

    她还想拒绝,但是看着妹妹高兴的笑脸,心里酸涩了一下,随即改口说:“那行吧。”

    她转头说:“你先坐下。”

    这时戚玉玲的婆婆也赶紧热情说:“她二妹,你坐,我给你冲一杯红糖水。”

    她跟着戚玉玲一起进了厨房,将盆拿了出来。

    戚玉秀将背篓里的大米倒出来,一个盆,竟然没装满。

    戚玉玲震惊的看着她二妹。

    她嗓子尖锐:“你这多少!!!”

    戚玉秀摇头:“我也不晓得,都是约莫着的。”

    戚玉玲买粮多,打眼儿一眼就晓得,这差不多四斤多,不到五斤。

    可是,这也太多了吧。

    他们工人一个月的细粮供应才是二斤米八斤面。

    而这,比两个月的细粮好多了。

    戚玉玲结巴:“你你你……你怎么拿来这么多。”

    戚玉秀:“姐,你晓得的,我家住在半山腰,要是赶上下雪,过年都是不能出来拜年的。年礼什么的更是没有,难得这次有这么个机会,你就收下吧。我晓得你对我的好。”

    戚玉玲抿着嘴,没言语。

    一盘的老太太也叹了一声,她看着戚玉秀,心里默默点头。

    他家儿媳妇儿嫁过来十六七年了,一直都很照顾这个娘家的妹妹,其实老两口心里不是没有一点意见的,毕竟不管是谁家这么十几年如一日的帮助娘家妹妹,婆家都要有点意见的。

    但是戚玉玲这个儿媳会做事儿,而戚玉秀这个姑娘也是真的可怜见儿的不容易。正因此,老太太心里虽然不怎么熨帖,但是总归是一直没有拦着儿媳妇儿帮衬。

    可现在看着这姑娘心里还是清明的,心里也就高兴不少。

    这不是给东西多少的事儿,而是心意。

    老太太本来是这么想的,但是一看戚玉玲倒出来这个大米,整个人就懵逼了,也怪不得戚玉秀说没见过这么好的品质。她这城里吃过公家粮的老太太,活了这么大岁数,也是没有见过这样白花花的大米。

    黑市儿卖的高价大米,都没得这个好。

    她低头摸了一下,用手细细的品味,说:“这真是好东西。”

    戚玉玲抬头看着妹妹,就见妹妹眼里都是开心,她晓得妹妹日子过得艰难还要送东西来,那是给她做脸面,这当姐姐的,心里可不发酸吗?

    她低头看看大米,到底是没说更多。

    既然是妹妹给她做脸面,她也不好在婆婆面前多说什么,只道:“上次你让我给你换的布料,我换回来了。”

    她回到房间,拿了一块料子出来,是一块军绿色的料子,她说:“喏,这个怎么样?这个料子是你姐夫公社的残次品,虽然是残次品,但是你看,这个只是有一点染得不匀称。加上沾染了霉斑点,你回去好好泡一泡,都是可以洗掉的。这块料子,可以给宝珠做一身儿呢。”

    戚玉秀:“呀,这可真好。”

    她爱不释手的摸着料子,抬头:“谢谢姐姐,也替我谢谢姐夫。”

    戚玉玲摆手:“这有什么谢的?你姐夫也就是给帮点小忙,我们也不耽误什么。你不晓得,你拿的那条丝巾,人家喜欢的不得了呢。”

    戚玉秀点头:“是好看啊,不过不实用。”

    条件好的才能讲究好不好看,他们这样的人家就是讲究实不实用了。

    戚玉玲点头:“那倒也是。”

    想到分粮的事儿,她又问起来:“今年的粮食,分的怎么样,够吃吗?”

    “够,姐你放心吧。”

    戚玉秀在大姐面前,实在的很:“我这次来公社就是想买一些家里用得上的东西,这段时间,就不打算下山了。秋天山里还是有些东西的,我打算多转转,看看能不能搞点野鸡野兔,过年也改善一下。”

    戚大姐白她一眼,说:“这话让你说的,要是真的那么容易,谁都打了。”

    戚玉秀笑:“那倒也是,不过我比别人力气大,肯定比别人机会多。”

    别说戚大姐,就连老太太都笑了出来。

    她说:“虽说你力气大,但是山上也不是那么安全,还是不能莽。”

    戚玉秀:“我晓得的,婶儿。”

    老太太看了看两姐妹,转身进了里屋儿,很快的,就拿了一个袋子出来,说:“她二妹,你不留下吃饭,我也不强留你。这个你带着回家给孩子吃。”

    老太太拿了一包花生糖,一包江米条。

    戚玉秀赶紧摆手:“婶儿,我不要,我……”

    “你啥你,我们也一样收你的东西。”

    戚玉秀脸红:“我这来一趟,咋还能拿东西……”

    “那有啥不能的?你要是不要,大娘我就要生气了。”

    戚玉秀脸红着收起了花生糖和江米条,又将一杯红糖水喝光了,放下杯子:“婶儿,姐,我先走了哈。我和村里人一起来的,还得一起往回走……”

    戚玉玲:“行吧,那姐就不留你了。有啥事儿,你就给我捎话儿。”

    戚玉秀赶紧点头:“好。”

    她是打算敢在中午之前回去,自然是耽误不得,这边办好了事儿,急匆匆的就去了供销社。别看大家都来供销社,其实也真是不买很多东西的,这哪里是他们农村妇女买得起的?

    他们一般都是买点家里要用针头线脑,油盐酱醋,那也就没有旁的了。

    几人坐在供销社门口的台阶上,等着戚玉秀,话里话外少不得要说起她家能给钱的大哥。

    这三十块钱,可真是顶顶一笔巨款了。

    就像是村里的老刘家的儿子在公社上班,一个月工资是二十八的。

    也就是相当于,戚玉秀的大哥给她寄了一个月的工资,这多让人羡慕啊。

    而随着戚玉秀匆匆回来,大家又……更羡慕了。

    为啥?

    因为戚玉秀不仅大哥给力,大姐也给力啊。

    谁家姐姐嫁人了还能这么帮衬妹妹的。

    花生糖江米条就已经很夸张了,竟然还给了一块布,这小孩儿能做一身的料子,大人也能做一件上衣了啊。不得不说,大家的眼睛都要滴血了。

    戚玉秀本来想买糖,这下子倒是不用了,她买了一袋盐,一盒火柴,又打了点灯油。一行人就一起往回走。

    “你过去一趟就拿了这么多东西,你大姐的婆婆没说什么吧?”

    戚玉秀:“没有,花生糖和江米条就是婶儿非让我拿着的。他们家人很好的。”

    这又换来大家一阵死亡凝视。

    当然,也有不怀好意的,说:“那当然是愿意了,你给了你大姐三十块钱呢。你可真是心大,你也不怕你大姐给花了,她可是有家庭的。说不定,用点小恩小惠迷惑你,转头儿拿了你的钱,自己花的爽快呢。”

    戚玉秀停下脚步,严肃:“你再这么说,信不信我扇你?”

    “……”

    戚玉秀:“我大姐这些年给我的东西,都不知道多少个三十块钱了。你自己家人是这样的,就不要以为人人都这样,我大姐是什么样的人品,我最晓得。”

    田玉贞帮腔:“大嫂这话不假,外人不晓得,这些年我是看在眼里的。可不好这样说戚大姐。”

    “那啥,二赖子媳妇儿也没别的意思,田大媳妇儿你别生气,我们都见过你大姐,晓得她的为人的。”大家生怕戚玉秀就地犯病儿,这要是动起手来就难看了,赶紧的打圆场。

    好在,这事儿倒是没怎么过分,因着大家的圆场儿,很快就过去了。

    田玉贞:“大嫂,明天一起上山挖菜不?”

    戚玉秀摇头:“不了,我打算早一点上山,往山里点走,拖点枯木回来。这些天孩子们都是挖菜,没怎么捡柴。这样的东西家里也不能没有的。天冷了之后,用的频呢。”

    田玉贞一想,也是了,他们家里都有男人,跟戚玉秀不一样。

    而且,她天不亮就进山,他们可真是做不到,犯不着这么苦着自己的。

    他们的家庭还没到这个份儿上。

    因着这个话,大家刚才还对戚玉秀的羡慕嫉妒,一下子又转化为同情了。

    戚玉秀一行人回了村,分道扬镳,各回各家。不过不用猜都知道,像是她大哥寄的是三十块钱,像是她把钱放在她大姐哪儿这样的消息,一准儿不到晚上就传的人尽皆知了。

    不过戚玉秀觉得这样正好呢。

    她上了山,就见自家烟囱冒烟。戚玉秀加快了脚步。

    “妈!”小宝乐在院子里溜溜达达,看到戚玉秀,手里的小棍子一指,叫了出来。

    戚玉秀笑着说:“小宝乐在干啥?”

    小宝乐的挺挺胸,说:“玩。”

    又想了想,挺挺胸,说:“锻炼。”

    戚玉秀笑了出来,她说:“还没吃午饭吧。”

    她早上走了的时候打了葱油饼,中午热一热就行。她话音刚落,小宝珠就探出小脑袋,说:“妈妈,你回来啦。”

    戚玉秀笑:“是啊,回来了。”

    她晃了晃背篓,说:“给你换了一块布做衣服。”

    小宝珠眼睛亮晶晶的:“哦豁!”

    戚玉秀:“看你高兴的,你哥呢?”

    宝珠响呱呱:“他去自留地了。”

    他们家的自留地,位置也不太好,这个没有办法,谁让他们单独分出来呢。村里能种的地早都被占了。自留地是按人头儿算,当年田大和戚玉秀搬过来,就两个人,一人份儿的自留地是三厘地,两个人六厘地,也就四十来平。索性也就将院子旁边儿圈成了自留地。后来多了宝山宝珠,这自留地就扩大到了八十来平。

    按照规定,田大没了,自留地也要扣减的,好在戚玉秀又生了宝乐。

    所以这八十平的自留地,就正好稳住了。

    戚玉秀不像村里人,种些茄子辣椒的,丰富自家的餐桌。

    她基本都是奔着吃饱去,每年都要种地瓜。

    这是最能饱肚儿,也最不用太耗费劳力伺候的。

    他们北方的地瓜都是在十月份起,秋收的时节,可不止是大队的地需要秋收。不过大队长可不会由着大家先干自家的活儿,所以各家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