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事件记录,投放人群,投放地点,跟张之刻和吴志两人细说了一遍,说完之后,两个人都是紧皱眉头,低头沉思。
“老爷,听您这么说,这个叫报纸的东西,似乎更像是一种宣传手段?”片刻之后,吴志抬头问道。
高贤说:“也不全是,报纸的主旨是报道事件,比如我们的招工信息,或者新农村的建设场景,工厂的生活,某个村民的故事等等。”
“我们不能总是在暗地里发展,无人知晓,报纸就负责把我们这边的情况和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让他们都了解了解,高家新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不过某些不能报导的事情,就要你做好把关了。”
从现代社会过来的高贤,深深明白话语权和信息权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政权都能被一些强大的媒体掌控。
现在的高家新园蒸蒸日上,是时候把报社这件杀器握在自己手中了。
“张之刻这边抓紧报纸的技术问题,吴志你可以开始筹备建立报社了,核心人员最好能从学生里面抽出来,其他职员你看着办,尽量把报社的摊子在保定府境内先铺设出去。”高贤安排道。
张之刻和吴志两人纷纷点头。
随后几个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的问题,张之刻和吴志就离开了。
两人走后,高贤靠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风景。
半年的时间过去,他总是觉得自己做的太少,还有太多太多的知识、技术没有拿出来,有时候总会感到焦躁。
这是他的一个缺点,其实细细想来,他只用的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初始资金的积累,向外推出新式织布机,逐渐掌控布料市场,对内建造新府,建造学院,培养学生,培养老师。
已经完成了许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完成不了的成就。
然而他还是不满足,西方列强的阴云一直压在他的头顶,他们是上亿人一起努力,加快工业化的步伐,而在大明境内,只有自己一人主导,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顶下国内固有矛盾的庞大压力。
他无法放松。
“必须把摊子铺开了。”
高贤拿起廖江送来的玉制毛笔,拿起一张宣纸,思索之后,写下了接下来的规划。
首先是工厂扩大规模的问题。
经过半年的收拢和购买,高贤现在拥有的土地面积已经非常庞大,几乎半个通云里的土地都落在了他的手中,今天陈星海还送了他将近百亩。
高家新园这边由于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不可能作为以后的工业中心发展,工厂必须尽可能的远离这里。
高贤把目光瞄向了陈星海送来的百亩地,那片田地不在通云里,而是隔了两个乡之外的三石镇,距离高家新园的位置,大概有十公里的路程。
由于道路不通的原因,十公里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还是比较远的,去一趟需要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
如果把工厂设在那里的话,首先就要解决交通的问题。
“呵呵,看来这路还真是不能不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