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 招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接到这一重磅炸弹,躁动是不可避免的,人群中各种声音顿起,各种疑问围绕着众人。

    “什么都凭贡献值,还让住什么破帐篷,什么玩意儿?”

    “还军法处置,你有这个权利吗?等着被曝光吧!”

    “我们就是要进避难所,你有本事拦一下试试!”

    ……

    可不等人群再起哄,只听天空一声枪响,全部人都噤若寒蝉。

    喇叭里再次响起了王队的声音,“如若不愿呆,大可投奔他处。在我这里,不服从命令,可以试试。”

    董冬冬听着那还带余音的枪声,心里直呼“好家伙!”说好的军民鱼水情呢?说好的人民拥护的子弟兵呢?“铁血军人”这个词儿倒是很适合王队。

    王队表示:手腕不硬,单安排个住所一个星期都安排不下来。

    不得不说,不管王队这手段影响好不好,反正效果是立竿见影。那几个带头闹事儿的再不敢吭声了,那住处安排也是一个快。

    董冬冬他们还是选择在通风口。考虑到通风、疏散、运输效率等多种因素,这个避难所在整座山上开了好几个通风口,而他们选的这个通风口,既方便房车进出,从外面看也很是隐蔽,再加上离物资存放处这个“军事要地”非常近,人数还不多,安静的很。

    刚刚王队说他们前几天贡献的物资兑换成了贡献值,两家加起来共折了两百,看看他们三辆四轮车加两辆二轮车的占地面积,竟然不够他们不吃不喝混三天!

    “坑货!”董冬冬小声吐槽了一声,生怕王队听到了找她算账。

    在董冬冬两家人优哉游哉的坐在房车里恰晚饭的时候,外面终于把所有人都给安顿好了。

    避难所里的人分了三波,老人和小孩被统一安排在一处;董家村的小两百人有原始贡献值,每人都挑了一席之地;最后,新来的人手里有货的,直接拿物资兑换了贡献值,也安置了几十人。

    但防空洞并没有因此安排满,其他位置优先安排了先到的人,七千多的席位拥拥挤挤的安置了一万多人,连躺下都难。从明天开始,若有人用贡献值兑换这些人的位置,这些人就得腾位儿。

    再说“车房”,从外面搜集来的公用私家车并不多,如今也先安排了人住下,也不过解决了百余人的住处。至于私人汽车,可以自行留用,也可以租出公用,部队做中间人,持有者租给部队,部队安排使用权。

    最后,材料有限,部队和群众共同努力,在避风处原有的帐篷基础上又增建了新的避风帐篷,才勉强让剩余近千人先度过今晚。

    董冬冬并不关心其他人,她只关心,从第三天起,他们还能不能付得起这“高昂的房租”。不过很快,她就不担心这个问题了。

    安置好群众之后,每个地区负责人就开始给群众讲解明日招工细则。

    各个部门根据工作量和工作性质,每日可兑换贡献值不一样。

    比如医疗队,稀缺人才,坐诊大夫医治一个病人5贡献值,除此之外,每月额外提供200贡献值,相当于包食宿再加额外提成,就比如董老。

    助理医师,每月150贡献值,包吃饭,根据服务情况评定,可得-100到100不等的绩效,简单来讲就是包食宿,有绩效考核,就比如只会判断病症,辅助看病,但不会用现有药草开处方的医生。

    最后就是董冬冬这样的采药人,更是稀缺,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株药材,可兑换5贡献值,每月还可领200固定贡献值,跟董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暴利!

    谁让她空间草药多呢?

    解决了吃住问题,董冬冬有点想当咸鱼了。她抱着空间,老老实实呆在避难所里,够他们两家混吃等死好多年呢!

    可家里其他人还在努力给自己找活儿干,正所谓自己挣来的粮最香。于是董冬冬又支起耳朵去听其他人的打算。

    “我不挑了,就食堂,做饭啥的我在行,大家伙食我包了,有吃的领咱也别浪费,一个月还有200贡献值。”薛凤对自己定位很是明确,最先敲定了下来。

    接着是董爸,“敲敲打打,建造修理,这个我感兴趣,我就去维修部了,一个月固定200贡献值也不错。”

    董岳挠头,“现在也不知道能种植啥作物,但是种植队既然招工,我先去看看吧,好赖我以前种过十几年的地。也是每月200贡献值啊。”

    董妈纠结到,“哎呀我天天给家里俩祖宗做饭够累了,要不去养殖队吧?我们家前段时间那是集齐了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