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袁堕归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十五月圆之夜,银河星汉电与风。/Www。QВ⑤。cOm\\

    袁府大宅高墙围绕,只见处处百年老松垂须过墙,显得有些阴森,外人难窥宅内全貌。

    平时日夜总有些游侠儿,若隐若现的溜达巡视,吓阻一般百姓接近,然而明眼人皆知是武功高强的护院守卫,更加深“袁雨堕”毒手不堕之神秘感。

    相对一里之遥的“聚贤馆”。

    灯火澈夜通明,人潮熙来攘往川流不息,车水马龙鱼贯列队相连里遥,不论三教九流之士,只要有一技之长在身,大门永远为你开着,所以馆内座下食客号称三千,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馆宅楼阁林立,占地数亩,不怕容不下。

    馆主徐风年约六十,出身东北绿林响马总霸子,外号“过山风”,也是一种毒性最猛烈的蛇名,由此可见为人阴险专工心计,让其咬上一口,翻过不了山头,却经年累月笑口常开,看起来为人豪迈。

    他是“袁雨堕”袁成的妻舅,专为了外甥袁绍在绿林黑道的前途铺路,已在金盆洗手十年之后,再度出山。

    馆主徐风,行事不按常理出牌,却是知人善用,破格任用二名年轻小伙子,职掌“聚贤馆”初投靠食客之文武才华鉴定之责,然后排列名次呈报总管许劭。

    许劭当过郡守“功曹”,喜好结交江湖异人,谈论人际关系,睿智精明,能辨别好坏善恶,为人公正好义,知名度极高,评鉴当世人物,每月作一次总结,排列高下顺序,世人称之为“风云月旦评”,受人敬重。

    有一次,太尉桥玄与何顒乘坐马车经过洛阳北门,瞧见年轻的曹操有异于寻常将官。

    太尉桥玄告诉曹操道:“天下将会大乱!除非是有扭转乾坤的不世之才,使能拯救。能平息大乱者,恐怕在你身上。”

    何顒跟着说道:“汉朝将覆亡!使天下恢复秩序非汝不可。”

    太尉桥玄建议道:“你还是默默无闻之辈!应该结交许劭,他是朝廷前任身兼两职‘司空’及‘太尉’许训的侄儿,其‘风云月旦评’能使你一夜成名。”

    所以有一日,曹操前往晋见许劭询问道:“在下白身!以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许劭双眼一抹异采,却看不起曹操,闭口不答。

    曹操拔出配剑抵着他脖子威胁道:“是否在下无功名在身,而瞧不起我?”

    许劭再度摇头不语,曹操只好说道:“是太尉桥玄,叫我来问你!”

    许劭一默!脱口道:“你在太平时,是个能臣;在乱世时,你是奸雄!”

    曹操哈哈大笑转身就走,并没有提起“风云月旦评”之举,而凭自己机智谋略,在当城门都尉时用“五色廷律”棒打中侍郎蹇强,而一夕成名,前已提过。

    “风云月旦评”现今改为“风云名人志”,专门评鉴在朝武将名次;在野江湖武林高手排名次第,始料不及的是,竟然武林高手为争排名,惹得一场腥风血雨,这是后话。

    掌管“聚贤馆”初入门之文士食客评鉴负责人,今年十二岁,身高五尺,额头发达,四肢瘦弱,自幼人称“平原神童”。

    祢衡,字正平,平原人,读书过目不忘,正如他自己所说,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

    为人十分骄傲自负,常对人说,帮助皇上可以使他成为尧舜之辈,帮助大臣可以使其像孔子、颜回之圣人。

    掌管“聚贤馆”初入门之武人食客评鉴负责人,今年十二岁,自幼人称“小武痴”。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虽年幼却身高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嗜武如命,对于见过之武学,过目不忘,久而久之就能叫出其招式。

    双眼敏锐,视野广阔,反应迅速,性格爽朗外向,声若洪钟,与人相处合则合,不合就散,绝不拖泥带水婆婆妈妈的不干不脆!

    浓眉若剑向上飞扬,一身是胆,个性刚强豪放,做事有魄力勇于负责;缺点是容易急躁,策划准备的工作恐怕不够缜密。

    阔面重颐是筋骨型人物;强壮之体格,方方面靥,双层下巴,双眼如炬灼然,威风凛凛,是标准的武将格。

    祢衡与赵云年纪相仿,若两人站在一起,有如大人与小孩之分别,常为馆内食客取笑。

    “聚贤馆”北厢房寝室内。

    赵云漱口洗脸毕,沾着一股水珠,挥袖擦拭道:“祢正平!这半个月来,你那边的文人雅士食客增加了若干人?”

    祢衡整装一身华服,似要出门,倒了两杯茶水放置桌面道:“子龙好友!吾这边增加了五人,辞去了二十,皆已呈报予许总管,汝为何有此一问?”

    赵云开玩笑道:“唉!你这个书呆子,讲话老是文皱皱,口头禅的吾呀!汝呀!老挂在嘴上,为何不干脆自称‘朕’的,不是更伟大?”

    祢衡满脸不悦道:“子龙好友!汝有所不知,于秦始皇赢政未统六国之前,延至上古时代,一般坊间皆称自己为‘朕’而无论贵贱;直至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才称孤道寡,而下令‘朕’字,唯皇帝一人用语!”

    赵云剑眉一皱道:“祢正平!我真怕了你,随便说说,就能引经据典的朗朗大篇,年纪轻轻有若老学究般唠叨不休,那有多累人呀?文人食客之中就以你为最,那些人见到了你,个个抱头鼠窜,避之大吉!”

    祢衡满脸骄傲道:“汝等皆不如吾也!子龙老友,汝用词‘抱头鼠窜’实为不雅,而且不当,应该措辞……”

    话声出落,赵云双手作揖求饶状道:“好了!别再咬文嚼字的说下去,我又不想读书当个‘大学生’谋求文职,跟我个性不合。这半个月之中,前来投奔的游侠儿忽然暴增了平时数倍之多,约有三百来人,测其武学来源十分复杂,好像背有隐瞒实力?令人怀疑!”

    祢衡一时间,讲话习性改不过来,却能躬身自省,长话短说道:“子龙兄!汝呈报了上头?”

    “今夜十五,已列名册就要呈报!半个月来并无特殊武学人才。”

    “子龙兄!今晚不巧,许总管约吾前往洛阳皇宫‘金市’,游赏牡丹花开,听闻今年奇奇异种特多,还是一年一度对外开放,不看可惜,今晚就不回来了。就因皇帝雅兴不浅,当然官民争相仿效,是洛阳一大盛事也!”

    “祢正平与许总管倒是十分投缘!那我怎么办?”

    “子龙兄!当然一同前往,不游赏洛阳牡丹,就非洛阳人,惜花怜花才是真君子,所谓;三人行必有吾师也!”

    “也好!就沾点你们读书人的雅气,等我换装一下,所谓:嘴吹千饱无人知,身上无衣被人欺!”

    “唉!子龙兄只要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是当代流行语,不就得了?哪来不雅俗话?”

    赵云笑吟吟道:“你的人看起来弱小,但是击鼓手艺一流,有雷动破天之霸气!鼓韵又能把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感表现出来,真叫人十分佩服。”

    祢衡十分自满道:“就是吾身躯太小,所以借鼓声壮胆,使吾心里顿觉充沛天地正气!

    然而,鼓声擂动,也可将汝骂个狗血淋头,才显吾之真本事也!”

    赵云换得一身丽服,倒也十分魁梧俊挺,相偕祢衡饮了桌上茶水,吹熄了烛火,踏出了门槛,掩门而去。

    “梆!梆梆!天干物操!小心火烛啦……”

    梆声嘹亮,已是三更。

    “聚贤馆”突然间,火光衡天,共有二十多处,人影于焰火中闪动,明显的蓄意纵火。

    俄顷之间,人声惊慌喝喊救火,传出了铁器交鸣,厮杀连天,已有食客于睡梦中掉了脑袋,是内奸所为。

    馆门被两名游侠儿装束人物打开,惊见他们右臂系绑一条醒目黄巾为记号,门外早已聚集数百名黑衣劲装蒙面人,也是右臂系绑黄巾为记,好似有备而来,十分熟悉门路,一蜂窝而入。

    最后押队者,居然是一位血红雾团,朦胧滚浪翻腾,飘浮不定,十分诡谲邪异,不见其庐山真面目。

    “聚贤馆”虽然食客三千,但是一半以上皆是文人不懂武功,那见过这种血腥厮杀场面,早已吓得报头鼠窜,四处流散,成为黑衣蒙面人追杀的对象,不到一个时辰,哀嚎四起,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有如人间屠宰场,无一幸免。

    东厢内院,是馆主“过山风”徐风一家老少三代,五十余口人的住处,沿径也是尸体横陈,血迹斑斑到处皆是,连三岁孩童都不放过,真是惨不忍睹。

    可见来犯者,唯一指令:杀戮全馆,鸡犬不留。手段十分凶残!

    馆主徐风披头散发,睚眦欲裂,老脸双额不断抽搐,嘴角涓涓流下鲜血,手持宽背九环刀伫立庭院,烈火赤焰照映之下,有若一头刚从地狱杀出重围的赤艳狰狞厉鬼!

    一生杀人放火无数。谨遵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鸡犬不留原则的山东响马,料不到,这种灭门惨祸,居然降临在自己身上!

    迟暮老人雄风不再!虽感报应临头,依然俨挺背脊,虎虎生风,然而,双眼滴下血珠热泪,老脸皱纹如蚯蚓颤动,写尽了人间风霜岁月,绿林末路之悲哀。

    徐风为蒙面人团团包围,这些人从蒙面巾上的二个孔洞,透出冷酷凛烈杀意,却无一人同情其处境,有若冤鬼附身向其索命。

    当他眼睁睁盯着这团朦胧赤雾,射出一道血芒,将自己的十岁长孙笼罩,弹指间,吸了孩童全身精血,剩下一具惊骇过度,死不瞑目的卷曲丑陋干尸。

    狂吼一声!威猛有如怒狮咆哮,手中九环大背刀,力劈华山而出,银晃晃九只钢环,先脱离刀背,分化三路,满天回旋飙至这团迭转血雾。

    “嗤!嗤!嗤!嗤!……”九点银芒戮进血雾中,溅翻几处血纹波动,如泥牛入海,无声无息。

    “霍!”劈空一响。

    那柄宽背刀,势若电掣,随后而至,齐根砍进了血雾团里,卡在上方,寂然不动。

    在赤芒血雾翻腾动之中,从里面伸出了两只粗糙有力的男人双手,紧握架住自己迎头一刀之手肘。

    这刹那间,有一股气动燥热,导进了皮肤毛细孔中,沿着血管窜流全身,有如蚕茧抽丝般,将浑身一百五十万条血丝神经,从手肘处,一寸一寸的抽出体外,顿感躯体虚弱,一头晕眩。

    双眼一抹死亡前之惊骇恐惧,无病呻吟道:“血魂**魔功第一式——抽丝剥茧。”

    血雾中人,骤间,轻踢出一脚!

    “蹬!蹬!蹬!蹬!蹬!蹬!蹬!……”

    徐风凄然惨叫一声!

    连退十几步,惊见手肘处带出了有如网路交织的血红颤抖神经,相似两道,仙女纤纤神手才有可能编织出的赤艳瑰丽缕线千万丝,洒落一地,拖曳两条血路,韧性活动奇佳,兀自活蹦乱跳,令人怵目惊心!

    料不到,人体里面,哪来这么多,无法数计的血丝虫丑陋模样?令人见之,忍不住想作呕之感觉。

    徐风**干瘪成一滩烂泥。

    一名蒙面人兴奋叫道:“‘血魂坛主’万岁!”

    数十位围观蒙面群众,高举双手朝这团血雾,膜拜倒地,有若尊敬魔神般,狂呼道:

    “至尊神教血魂灵

    移魂转魄大宽神”

    唱腔苗族声调,个个爬起,围着这团赤芒旋迭血雾,大跳战争苗舞,如痴如狂,有若厉鬼群舞,以魔驱鬼祈祚,庆祝空前大胜利。

    话说,袁府阴森大宅偏厅上,袁成那有如风干橘子皮,麻麻坑坑的老脸上笑得十分开心,将那对豆大老鼠眼都笑眯了,难怪平常深入浅出运筹帷幄,足不出户,因这张丑脸也确实出去见不得人。

    袁成矮子多心思,再配上这张丑脸,居然偏房替他生个高强硕壮,英挺神武,聪明不凡的儿子袁绍,难怪他在袁氏宗亲长老的那一辈,人前人后的时常夸耀道:“袁绍的聪明才智像我!英俊秀气像他娘!身材高挑魁梧雄姿,是他自己突破,练武练出来的!这一切皆是我的杰作,当年老子在他娘的肚子上,精工铸模,温火烘焙出来的好种!”

    这号人物真是的口无遮拦!好像生怕宗亲长老们不相信似的。

    所谓: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俚语完全用不在他身上,真是令人啧啧称奇?

    这叫歹竹出好笋嘛!

    难怪同辈的袁术时常讥笑袁绍是偏房庶出……是袁绍最不能容忍的话题,所以两人从小打架长大的,现在两人各自拜官,各有前程,却不相往来。

    袁成最依重的总管赖树琳,此人交游广阔,为人四海,能文能武。玉树临风就如其名,是真正将袁成拱上抬面,使其“袁雨堕”名震天下之幕后大功臣。

    游侠儿出身的赖树琳,听说曾蒙冤奸杀之罪,关进“北寺监狱”,被折磨得不成*人形,是其妹因缘巧遇之下,求助于衰成,而袁成贪其美色,花了大把银子将他救出。

    感恩图报之下,成了一家亲,短短二十年内,造就了“袁雨堕”在江湖上呼风唤雨之地位。

    说也奇怪!他居然造就了老子臭名满天下,而将小子供上侠义声名在外?实是位袁氏宗亲侧目相看之人物?莫非有什么不可告人之隐情?

    偏厅上烛火通明,袁成首座,总管赖树琳副座,左右两排分坐六个魁梧,不是中原劲装人物。

    其中一老一少两个人装束特异,一头稀松短发,隐约中看见了戒疤,衣着大红披偏袒右肩,一见即知西域边陲出家修行人。

    另外四个大汉,头戴“带后檐帽”身穿辫线的匈奴服装,在左胸前皆银线绣有一匹凌空飞跃骏马,于烛光下闪闪发亮,十分抢眼。

    总管赖树琳一身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作揖叙礼道:“多谢两位活爷及四名‘铁骑盟’兄弟!不辞爬山涉水远道从西域前来相助,赖某代表袁庄主致十二分谢意,尔等所得黄金酬劳,已经分装马车完毕,可能需待庄里几天后,才能启程!”

    长者约六十岁西域僧人,满脸须胡,一摆僧袍大刺刺操着生硬汉语道:“赖施主!你出身西域‘大喜乐禅寺’俗家弟子,与老纳出身‘欢喜禅寺’本为一脉相连,同宗法王,不需客套,反而生疏了,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