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菇等野生食用菌不胜枚举,如果走运,遇到一棵大朽木上面挂满了香菇或黑木耳,少则能采十几斤,多则几十斤甚至上百斤,也并不稀奇。
总之,守着长白山夹皮沟人民真的不缺发家致富的机会。
可惜这个年代完全是计划经济,夹皮沟人民空守着宝山不敢致富,就跟捧着金饭碗要饭的乞丐一样。
不过如今这年头,靠山吃山,家家户户谁家没有点山货?
有的是单纯给家里人嘎巴嘴的,有的则是为了到供销社、收购站换点钱补贴家用。
跟后世那种能把山货当成营生的经营方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杨小山知道自己要跟供销社、收购站这些地方抢生意,肯定得多出点钱,要不然凭啥卖给你?
他让杨兴文暂时就以夹皮沟周围几个生产队为主,试验着先收一批山货看看。
这几回进城,杨小山也打听了收购站收各种山货的价格,做到了心中有数,给杨兴文定的价格普遍比收购站贵五分钱左右,别小看这五分钱,足以让农民朋友们抛弃收购站了。
“小山哥,你能赚回本吗?”杨兴文担心的问道。
“这个你不用操心,尽管收东西就行,能收多少收多少。”
两人定计之后,杨小山又交代道:“在队里收东西喊喊行,到外面去了切记低调,别吵的满世界都知道。”
“小山哥,你放心,我明白。”
不用他提醒,杨兴文也怕啊,农村现在对投机倒把管的不算严,可像他这样走街串巷的还是有风险,自然要懂得低调。
杨小山又跟杨兴文交代,让他注意一下谁家如果有老物件,问问人家卖不卖,他高价收。
杨兴文好奇他为什么要收这些东西,但杨小山不说,他也没再追问。
杨小山要收山货的消息放出去了没两天,便有队里人敲响了杨小山的家门。
“小山啊,在家没?”
“在呢!”
杨小山开门一看是杨卫国,他手里正拎着麻布袋子。
“卫国大哥,你这……”
“我听兴文说你要收山货,这不,我家里正好有点。”
杨小山笑道:“那感情好,来来,进来。”
两人进屋,杨卫国把带来的山货给杨小山验了验。
他带来的山货基本是以野生蘑菇为主,其中最多的就是榆黄菇,杨小山还在蘑菇堆里发现了几朵猴头菇。
“呦,卫国大哥,你这蘑菇可不错。”
“嘿嘿,还行。”
榆黄菇和猴头菇都是营养价值相对较高的食用菌,在后世的价格也都比较昂贵,尤其是猴头菇名声在外,动辄三四百一斤。
不过后来随着市场上养殖食用菌越来越多,很多人用养殖菌冒充野生菌,大家真假难辨,很是扰乱了一下市场。
可即便是这样,养殖出来的榆黄菇和猴头菇也能做到每公斤100元左右的价格,足以证明这些食用菌在市场上的认可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