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开眼睛,还是熟悉的地区的房子。
现在正好是早上,杨小山简单将家里收拾了一下,便准备出门。
他象征性的拎着个包,刚把院门关上,就瞧见远处驶来一辆自行车。
杨小山看见了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小子眼熟,正是那天在自家门口张望的小鬼顾卫国。
“爸,爸,停一下!”
顾卫国看到正在锁门的杨小山,叫了一声便跳下了车,正在骑车的中年男人停下车子。
“爸,这个就是那天给我大白兔奶糖的李叔叔。”
“李叔叔,这是我爸爸。”
顾卫国自来熟的给两人介绍了一下,杨小山脸上露出笑容主动跟他父亲握起了手。
中年男人自我介绍叫顾念宗,在收购站工作。
杨小山和顾念宗寒暄了几句,两家是邻居,顾念宗还邀请杨小山有空到他们家去做客。
“有时间一定,一定!”
客套了几句之后,顾念宗还要去上班,杨小山也借口自己有事情要忙,就此别过。
他先是来到针织厂门口,让保卫员帮忙叫一下桑落英。
二十多分钟后,英子姐晃晃悠悠的从厂里出来。
“咋这么慢呢?”
英子姐打了个哈欠,“我正补觉呢,你有啥事啊?”
“生意还做不做了?”
英子姐诧异,“前两天不是刚从你这进的货吗?”
杨小山批评道:“就你这个觉悟,注定一辈子就是打工的命!”
英子姐瞪圆了眼睛,刚想回击杨小山,眼神却被杨小山手中的东西吸引住了。
“这是啥衣服?”
“南方那边做的面包服,出口创汇用的。”
“面包服?”
英子姐拎起杨小山手中的衣服,看着鼓鼓囊囊的,到手里却异常的轻快。
“这个是冬装?”英子姐后知后觉的明白了杨小山的意思。
“废话,这厚度你夏天能穿?”
杨小山语气不好,英子姐却丝毫不在意,她现在的注意力都被手上的面包服给吸引住了。
如今是11月初,正是初冬,英子姐身上并没有穿棉袄,而是裹了一件军大衣。
嗯,非常时尚。
杨小山可不是反讽,在这年头,能有一件军大衣,那绝对是时尚达人了。
英子姐正在端详的面包服,正是后世最常见的御寒冬装——羽绒服,只不过这年头被叫做面包服而已。
这玩意19世纪就有了,可是直到这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在国内流行开,当时国内羽绒服的面料档次和加工水平都不高,款式单调、含绒率低,导致必须加大充绒量,所以外观非常臃肿,便被戏称为面包服。
这个时候羽绒服应该是刚刚在国内一小部分区域流行,见过的人很少,更别说身在东北的英子姐了。
杨小山带来的这批羽绒服是他好不容易找了一家实力不济的小作坊下单的,面料差、充绒量低,用杨小山的眼光来看,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可这样的质量恰恰是最符合这个年代羽绒服在国内的发展形势的。
现如今,东北人民冬天在室外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