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2章 整顿两淮盐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过了两淮。扣除了征税人员的支出,和每年12万两的包税后,内府还多出了7、80万元的收益。户部知道这个事之后,自然便有些蠢蠢欲动了起来。

    在北直隶,1分钱可以兑换8文钱,3分钱也就是24文。这个价格对于盐场附近的百姓来说,是贵了些。但是对整个北直隶百姓来说,却还是算便宜了。且长芦盐主要的出售对象并不是百姓,而是远洋捕鱼业和天津、京城的几个工厂,因此并不担心销路。

    而在两淮盐场,成本固然比长芦盐场为低。每斤盐不过两分,产盐地附近的盐价不过8、9文。但是每往内陆走上100里,价格几乎就会翻一番。整个南直隶地区的盐价平均下来,也需要3、40文一斤盐。

    越是往内陆走,盐的价格就高的离谱。参照了长芦盐场去年的发展历程,户部自然是很想把两淮盐场置于自己的管辖之下的。

    只不过,两淮盐场虽然是一块肥肉,但是看着这块肥肉的却大有人在。就算是郭允厚也不敢贸然插足两淮盐务,崇祯想要动一动两淮盐务,户部自然是乐意跟在皇帝后面试上一试的。

    不过现在崇祯拉出了这么大一面旗帜,以百姓能不能吃上盐对两淮盐务进行整顿,郭允厚便有些心动的询问道:“敢问陛下,您打算从那里着手?”

    朱由检放下了手中的报纸,对着郭允厚及黄立极等人说道:“刚好河南事务也结束了,朕打算让李夔龙、韩一良两人去扬州巡视盐务,并要求两淮盐运司对百姓吃不到便宜的好盐作出解释…”

    黄立极听了一会,觉得崇祯的布置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显然这些两淮盐运司的官员们要倒霉了,不过这倒也是一个机会。

    不过他看了看颇为意动的郭允厚,不由泼了些冷水道:“两淮盐运司中间必然是有官员堕落腐化了。但是两淮盐场每年缴纳的税银终究还是占了太仓岁入的五分之一上下。

    李夔龙、韩一良的才能德望都不足,让他们去查两淮盐运司的腐化问题,会不会出现,案子没有查完,有弄得扬州大乱呢??

    臣以为,要整顿两淮盐务,恐怕还是要找一位刚正清廉的官员下去,免得好事也变成了坏事。”

    黄立极的建议顿时惊醒了其他几位阁臣,是啊,现在崇祯在大明时报上的造势,已经为彻查两淮盐务问题搭好了舞台。

    有这个名义在手,清查盐务问题,便成了捞取政绩的一个好机会。两淮盐业的受益者虽然势力雄厚,但是在大明百姓的怒火面前,却又算不得什么了。

    有了这样一个名义,两淮盐务整顿完成之后,必然可以仿照长芦盐场进行改制。到了那个时候,谁在两淮盐务整顿的问题上立了功劳,谁也就有了对两淮盐业改制方向的话语权了。在两淮盐业上插上一脚,这可是可以吃上几辈子的产业。

    对于黄立极、郭允厚想要从中分一杯羹,朱由检显然并不在意,他听完了几位阁臣的建议后,便心平气和的说道:“具体的事务自然还是需要各位先生们去落实,既然各位先生觉得李夔龙、韩一良的资历不足,那么各位先生再举荐三人,然后同他们两人成立一个食盐事务联合调查小组好了…”

    对于皇帝的提议,内阁众臣经过了详细的讨论之后,终于定好了参与调查的三人。

    于此同时,朱由检还提出了一个建议,“朕以为,现在的食盐市场价格混乱,官盐价高质劣,而私盐虽然价廉,但却质量粗劣,且损害了国家税收。

    去岁朝廷颁发了命令,取消了户丁官盐的配给制度,但是并没有解决百姓的吃盐问题。

    朕以为,现在的行盐制度,使得某些商人坐收垄断之利,国家却没有得到一文钱的好处,而百姓更是深受高价官盐的害处。

    所以朕打算让各省对食用盐价格进行管控,朕以为每斤食用盐的零售价格应当在3-5分之间,且质量不能低于一定的标准。

    对于各地盐价连续3个月超过5分每斤的地区,应当取消食盐行盐的限制。对于以次充好,毁坏官盐声誉的盐商,应当吊销其贩卖食盐的资格。”

    郭允厚顿时有些担心的说道:“陛下的想法虽好,但臣担心那些大小盐商未必会接受,如果他们一旦闹起事来,恐怕各地就会出现断盐的局面,百姓未必会理解陛下的好意啊。”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朝廷可以不站在第一线,让那些各地试点成立的县绅会议去打头阵。

    他们身为本县士绅代表,总要为本县百姓说话。本县食盐价格是不是过高,需不需要开放食盐市场,交给县绅会议进行讨论。

    就当做是一个试验,朝廷不多做干涉。”(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