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小,自然就成了班里的班宠,日子不要过得太开心。
天不亮就坐在家门口,盼着上学,天黑了才念念不舍的回家。
刘玫笑着打趣她,小姑娘还知道不好意思。
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的过着,变化的不仅仅是莹莹小姑娘,还有王家的存粮。
家里分出去了一半的人,也分出去了不少口粮。
家里只有王青山、刘玫和二妮工作,却有八个人张着嘴巴擎等着吃饭。
王青山储备好的存粮,熬到十月底的时候,已经只剩柜子底的那么一点了。
刘玫看着所剩不多的谷子(稻谷),欲言又止的看着王青山皱了皱眉头。
王青山走过来一看,也皱了皱眉头。
他伸手揉了揉刘玫的头,安抚道:“放心,你男人会想办法的!”
刘玫将信将疑的把柜子底给扫了,让二妮把最后的存粮拿去舂米。
臼头舂米是繁重的劳务。
以前一个四、五口人的普通农家,每月要舂米三、四臼。
每次舂米要背着用生铁做的碓头,加上碓身百斤重。
舂米时,用脚踏碓,碓头起落够吃力。
要舂白一臼米,最少舂了三百下,要花近一个钟头。
大多数人都会舂得大汗淋漓,喘气不已。
后来,乔家村旁边建了一座水力舂米的磨坊,这才让人们从舂米这项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二妮看着那半背篓稻谷,也皱了皱眉头。
王青山拍了拍二妮,笑了笑,“小姑娘家家的,没老皱眉头,会长抬头纹的。”
二妮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王青山跟着二妮朝着山下走去。
半下午的时候,王青山借了老木叔的牛车,拉了三百斤稻谷回来。
刘玫和二妮这才松了口气。
拉饥荒拉到隔壁村去,十里八村的,除了王青山也没有谁了。
偏偏,还没有任何人敢说闲话。
这也是凭本事拉的饥荒了。
听说了这事儿,王芬和王芳姐妹俩都送了一些粮食过来。
王青山也笑着回了礼--一家两只腊鸡,两只腊兔。
唐宝巴巴的送来了一担粮,虽说大都是粗粮,可这份心意,王青山心领了。
也笑着回了礼。
至于袁勇一家,从始至终,半点动静都没有。
王青山这一次,算是真的寒了心。
粮食到位的当天,王青山就开始准备起了家伙什。
都说财帛动人心。
可只有饿着肚子的时候,才知道,唯有食物最动人。
比粮食更珍贵的,就是肉了。
三百斤粮食,也只有山里面的大家伙能抵了。
一看王青山那架势,这丫的就是准备找大青山那群野猪的麻烦。
虽然这事儿他年年都做,可刘玫还是忍不住担心。
“今年你就一个人,能应付的过来么?”
王青山虎目圆瞪,“你这是在说你男人不行?”
男人都怕人家说自己不行,这个铁律,王青山自然也不能例外。
刘玫很想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
可她现在解释,来得及吗?
算了,还是换个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