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宗路走了,见到屋里剩下的都是自己人,陈书记脸上绽出笑容:“终于来了,大家等你们半天了。小韩同志,合同写了没?”
“带了陈书记,”韩涛笑呵呵地拿出一份三页纸张订成的合同:“内容我已经拟定好了,毕竟与上河屯还有下河屯已经有过合作,内容都是一样的没变。陈书记您先给把把关,看看有什么我没想到。”
“好,”拿过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陈明笑道:“小韩,你想的已经很周到,有些我都没想到的,就是这价格好像比清河屯的收购价格低了一些?”
“是比清河屯一些家庭的收购价低了八分钱,但是绝对不是因为我是清河屯人就给的高,而是公司就在清河屯,所以不但清河屯运输成本底上一些,还有一部分人已经成为大青山股份公司的员工,所以他们必然会享受一些优惠政策。”韩涛不慌不忙地说,他知道陈书记这一类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处处较真,而且一心为老百姓着想,认准的事情就不会轻易动摇。
“原来是这样,有情可原。只要不是区别对待,我就没有意见了。”陈书记把合同传给等待着的几位村干部,笑了笑道:“大家都看看吧,趁着小韩同志在这,有什么意见就提,大家协商着来。”
“没什么意见,我现在就签字!这对咱们老百姓来说就算意外之财了。韩涛同志简直就是财神,上河屯的冯山那老小子时不时地就跑我那显摆,没办法我们屯子前天就上山了,今天拉了十几马车野菜过来。”王林从上衣口袋取出一管钢笔,准备开始签字。
“就盼着韩涛同志回来了,我们屯子有好几个和清河屯有亲戚的都跑过去采山了,我今天也带了十几辆马车的野菜,都是这两天采的。”百灵屯的大队书记也拔出了钢笔,并且从陈书记办公桌上拿过去两份合同。
“这要谢谢韩涛,咱们情况都差不多,今天我拉来的野菜都是一根一根挑的,大小老嫩都分开捆好了,绝对没有一颗坏的不好的。”六七个村干部没有一个反对的,都是兴匆匆的那起合同,接着拔出别在上衣口袋里的钢笔准备签字。
那时候的制服,一般上衣的兜盖上都有一个一口,用来插钢笔。钢笔插到衣兜里面,笔帽别在外边,看起来挺精神。而且,一般能别着钢笔的,都不是一般人。
韩涛心里也挺激动,从上衣口袋把自己的英雄取出来。陈书记作为担保人和主事人,等大家都签好字,他拿出公社的大印准备盖章,干洗到百姓的都不是小事,所以只有盖上章,才算生效。
铃铃、铃铃——桌上的电话机突然响了,话说那是的电话还比较笨重,是个梯形的塑料盒子,底座足有多半尺见方,旁边有一个摇把,打电话的时候,得哗哗哗摇一阵,连接当地的邮电局,然后再由邮电局给接线,电话本身不具备拨号功能,必须通过邮电局这个中转站。
陈书记连忙把手里的戳子放回印泥盒,然后抄起听筒:“喂——对,我是通江公社陈明,您是哪位——啊——嗯——我马上就过去——好——好——”
啪嚓,陈书记把听筒重重地放回电话机上面:“妈了个巴子,不知道是谁把这事捅到县里。刚才,杨光耀县长打来电话问这事,说是这件事会影响农民种地的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