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出公主连前面这个引路的小太监也不会有。
只是她如今已不是当年心思简单的小姑娘,也不会有多在意这些无谓的事情了。
巷口的拐角处,崔浩着一身深绯色官袍,腰间佩着银鱼袋,打一把二十四股紫竹的画伞,伞面上绣满了山水,边缘双绣着一支蜿蜒遒劲的老梅,迎面而来。
“公主!”他低头拱手。
诸邑也向他点了点头,“崔侍中。”
“大人这是刚从御书房那边过来?”
“不错。殿下这是要回公主府?”
诸邑轻轻颔首。
“正巧,臣也要回府,那便一道同行吧。”
崔浩说得很自然,诸邑也看出他只是偶然遇见了她,并没有什么别的目的。没有目的的人,再加上他给人的那种不可忽视的华度,诸邑觉得这个人不是那种弄权结派的人。
“听说骠骑大将军这次大胜归来,大人在其中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呀!”她仿佛只是无意间与他提及,没有其他心思。
崔浩步履缓慢,小心地避开了偶有的积水地。“殿下这话错了,是大司马大将军,而非骠骑大将军。再者,崔浩不过略尽绵薄之力罢了,谈不上什么功不可没,力挽狂澜更是无稽之谈。”
诸邑只得一笑,“大人过谦了。”
“殿下可知,六镇都指挥使一职,在今早已经换成了由禁军统领余全华接任,新任的都指挥使此刻已经出长安了。”
“怎么会……”诸邑呢喃。
崔浩的声音低沉沙哑,“殿下真有那么惊讶吗?臣还以为,这个结果是您一早就预料到的。如今陛下想要清肃朝堂,启用年轻一代的官员重整政局,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事,臣不信殿下看不出来!”
“大人实在过誉了,诸邑不过有些小聪明罢了,上不得台面。”
崔浩笑笑,并不做答。
凝聚的雨水从纸伞边缘滴下来,打在青石砖地上,发出轻微的破碎声响。
诸邑虽心中澄明,却不知道崔浩还有没说出来的另一层意思在里面。朝中那么多老臣,元乾为何偏偏选中了执掌羽林天军多年的禁大军统领余全华?他守卫宫禁多年,劳苦功高,且没几年就要到告老还乡的年纪了,元乾作为皇帝,明知这些为何仍要把他作为第一个杀鸡儆猴的对象?
不怪诸邑,她若是知道当初宣武帝驾崩的内情便会知道,这禁军统领余全华为什么会成为元乾第一个拔除的肉中刺。
不知不觉,已临近宫门。崔浩拱手告辞,打着那把紫竹伞缓缓消失在青白的天空下。
临走前他的一句话,诸邑言犹在耳。
“殿下如今已出宫建邸,霍将军也留在了长安,殿下与他的婚期怕是也不远了吧。”
对这句话,诸邑只能报以意味深长的沉默。她的心思,或许从一开始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