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和胤俄今日来上清宫了?”夜幕降临,康熙掐着点进了上清宫,丰离正跟余映在摆饭,李德全伺候着康熙脱了外袍,康熙突然一问。
丰离答道:“嗯,说是今日师傅有事,所以下课得早,就来上清宫吃点心。”没理康熙为什么而问,答完转头又与余映说了菜色,“冬天来了,我们就吃火锅,要不然天气冷,端来的菜都冷了。”
“嗯嗯,奴婢知道了!”余映看菜都上齐了,便退了下去。丰离这才看向康熙,“皇上还不饿吗?”
康熙眼中闪过无奈,走到餐桌前,李德全连忙给康熙盛汤。桌上也就四菜一汤,两素两荤,可味道却是十分不错,而且就他们两个人,五个菜已经够了。丰离爱吃,却是勤俭之人,从不浪费粮食,每日只让余映做了刚好的份量,对此,康熙甚是认可的。
食不言寢不语,康熙和丰离都默默地吃着饭,待吃完了,康熙牵着丰离散步,“今天的事儿,阿离都猜到了吧!”
丰离挑了挑眉,着实不知道康熙究竟意欲何为,他问得模糊,她也只能模糊回答,点了点头。康熙笑了,“过完年,我们就去江南,朕忙完了,随你看看江南的风景!”
拿不准康熙的心思,她也赖得费心去想,便由着康熙说话,她只附和。总之只要康熙不想跟她滚床单,康熙想做什么,她都不在意,这半个月来,自由自在,不必奉承应付康熙的日子,真是惬意啊!
只她低着头,并没有看到康熙看着她时,目光中的复杂与无奈。
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初二日,谕吏、户、兵、工部,因治河事宜“应修应塞议论纷纭”,决定再次南巡,亲作勘察,并兼观览民情,周知吏治。令出巡所需均在京准备,“一切不取之民间”。所经地方,百姓各安生业,勿避勿扰。初八日,启行,命皇长子胤禔随行。
旨意一下,早被康熙告知要往江南一行的丰离,只带了余韵和余庆,简单的行李,便随康熙的车驾出了京城,京中那得知消息的诸妃,均拧着手帕心中暗恨。出了京城,是日驻永清县。
“皇贵妃主子,皇上正和大阿哥议着事儿,是以让奴才来同您说一声,让您休息,不必等皇上了。”进了永清县的驿站,李德全立刻赶来,丰离点头答应,李德全即退了出去。
“主子!”李德全刚走,余庆疾步走了进来,附在丰离的耳边嘀咕一通,丰离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点头表示知道了,“让人密切注意他们的举动,随时回报,别让其他人发现了。”
“是,主子放心!”余庆退去,丰离看向外面那昏暗的天空,显然这一次南巡是注定不能太平的。
只是让丰离料所不及的是,丑时之际,驿站外便传来了打斗声,半睡半醒的丰离坐在床前,披了长长的披风,听着外面的动静。这才刚出京城就有事儿,接下来的日子怕是更不得安宁,天地会,都这么多年了,康熙手下留情没让人端了他们的窝,倒是让他们再次成长了起来。
余韵余庆一前一后推门进来,丰离问道:“可知来了多少人?”
“将近一百人,不过都是三流的高手,皇上似乎另有安排,宫中侍卫,并不多加抵抗!”余庆把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道与丰离。而后院中传出了震耳欲聋的惨叫,余庆转身跑了出去看。没一会儿又跑了回来,“院中设了埋伏,一百名三流高手,同时被箭杀了。”
空气中浓浓的血腥味飘来,丰离并不发表意见,倒是一阵疾步声传来,李德全立在屋外,“皇贵妃主子,天会地反贼欲刺杀皇上,皇上有旨,即刻起程,连夜乘船南下。”
“好,我这便收拾。”万幸丰离并没有把行李拿出来,穿上了衣服,即走了出去,李德全看到丰离不到半刻钟的功夫就出来,倒是惊了一跳,再看余韵余庆各拎了一个包袱,恰也是丰离离京时带的。
“李公公,皇上在何处等我们,走吧!”虽说丰离不惧于天地会,但如今尚不明了天地会到底出动了多少人,当然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是,皇上在前院等着,奴才这就带你去!”
走到前院的时候,康熙正在交代着事情,连同大阿哥在内的诸人都垂耳听着,丰离一看康熙在说事,便停在了门口候着。
“臣定不负皇上所托!”众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