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来无数史书记载中,赵王楚烈之死,无疑是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这个春末夏初的许多波澜壮阔,都是因为这位王者的死去而开始的。
当龙城内外的形势还显得扑朔迷离的时候,赵国四周边境已经是烽火云疾,大军步步逼近。无论是王廷上下大臣,还是四方的民众,都感觉到了内心的惶恐。而赵国军队的士气,不可避免的就受到了许多影响。这本来就是没有办法的事。即便是再厉害的将军,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抵挡住敌军前进的步伐,已经实属不易。而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扭转战局,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赵国名将元戎之死,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从客观上来说,他兵败身死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年纪太大了,又遇到的是秦、魏两个当世最强国联军的攻击,所以才败在了秦国将军王戬的手中。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赵王之死对赵军将士的打击而使军心不振,从而影响到了战斗水平的发挥,这也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而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一旦有一方面战场失利,所造成的后果必将是极其严重的。西线驻守平阳光至朔门关一线的赵军,几乎已经算得上是除了龙骑军之外最精锐的赵国军队了。这次的大败,将近八万大军损失了差不多五万有余,剩下的两万多人马根本就再难以对抗秦魏联军的兵锋,只得退守梧桐关,死死扼守住这最后一道关口,以为后方赵国军队的支援尽可能争取足够的时间。
只是梧桐关的守军将士们,现在还并没有意识到,龙城方面已经不可能再派出军队来支援他们了。赵王死后,没有人再有这样的魄力。当浴血奋战几日之后,他们等到的却不是援军,有使者出龙城驱驰数百里而来,传达给了他们最新的作战命令。
“什么!要全军保存实力退出梧桐关……这是谁下的命令?”
梧桐关守将听到从使者口中说出的这个命令时,他吃惊的瞪大了眼睛,差点儿以为自己听错了。自元戎将军阵亡后,所有西线赵军都有他统一指挥。对着强大的敌人,他早已经和手下将士们一起宣誓,要死守梧桐关,直到战至最后的一兵一卒为止!可是现在却忽然听到这样的命令,简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这是王子殿下亲自所下的命令!怎么,难道将军还有什么疑问吗?”
在好几名千机阁谍士保护下而来的使者,原来的身份是王后身边的侍从。看到眼前几个将校的疑惑,他脸上的表情显得很严肃。
“梧桐关是扼守龙城以西防线的最后一道重要关隘。如果这道关城失守,秦魏大军将会长驱直入,赵国半壁江山将再无险可守!难道王子殿下他不知道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吗?”
连日来的激战,让这位将军和他手下的几个校尉们一样,都负伤在身。他的眼睛里充
满了血丝,和麾下面面相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令!
“王子殿下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将军只需要遵守命令就行,其他的无需多问!”
使者神色冷冷的回答了他。赵国军队在这些年里之所以能够抗拒北胡骑兵,成为天下强军之一,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所有军中将士必须服从命令,才能够屡屡取得胜利。
“大王不幸离世,赵国遭到敌军的大举进攻,这正是危急存亡的时刻。我等军中将士不知其他,只知杀敌!在这梧桐关头,全体将士早已立下过血誓,当与关城共存亡……王子殿下的这道命令,如果是为了保存实力,我等情愿抗命!”
却没想到,以守城将军为首的几名将校都梗着脖子,一副态度坚决的样子。数日以来,连番苦战。五、六万昔日军中兄弟伤亡在敌军手下,双方已经是不死不休。如果就这样弃城而走,真是比杀了他们还令人难受!但凡是军中血性汉子,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
“抗令不遵,可是杀头之罪!你们都不怕死吗?”
楚江眠挑选的这位使者天生就是个冷脸模样,笑容温和与之绝缘,说出的话里都带着刀子。那将军和部下们互相对视一眼,紧紧握着手中的刀剑,脸上露出凄苦之意。
“到了现在谁还会怕死呢?如果抗令也是死,城头杀敌也是死。那么希望让我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