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不能因为好奇心害死猫,何况自己还是个人,这点他还是懂的。
秉着这个想法,他小步静走回到了牡丹厅,不敢出一点声响,避免了他人的注意。
牡丹厅,张通俨然坐在圆凳上喝着花茶,显得惬意,没有了刚才的沉默,开口问道刚进门的张寻:“刚才去哪了?怎么我一转头就不见了?”
“没去哪,就在门口走走。”
张寻解释道,脸上有些慌张,灵敏的神经可以感知到脚步声越来越近,希望老爷子不要再问他去哪了这种问题,免得别人怀疑。
一个箭步,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座位上。
少顷,朴实干练的妇女转身一变烈焰红唇、雍容华贵,头上的银钗子换成了翠玉钗子,两只耳垂上还多了一对珍珠耳环,捯饬后看起来最少年轻了五六岁。
她的手里还端着餐盘,没有叫别的店小二,而是亲自上阵。
这短短一两刻钟的时间,变化如此之大,张寻心里立即断定,这位妇女不是对他有意思,就是对他爹有意思。
几乎是对他爹的意思大得多。
“让你们等急了吧,我刚刚去后厨房端了两碗豆花和两块蟹黄毕罗。”
妇女端着餐盘依旧优雅近人,盘子慢慢落在桌上,一点也不着急。
毕罗是一种唐朝流行的蒸食,毕罗偏黄的饼皮弹软,馅料在其中味道变得更加浓郁,是不可多得、工序繁多的甜品之一。
张寻看到从未吃过的毕罗,心急火燎的拿起了一个就啃。
啃的津津有味,吃相有些难看,可能是太饿了,狼吞虎咽成了常态。
“吃要有吃相,你看你吃的多难看。”
张通训斥道,瞧了一眼那妇女,又看了看张寻的吃相,如狼似虎。
不管怎么说,这里还有外人在,如此难看的吃相,会被人误以为没有管教好。
“没事没事,年轻人吃东西就得有年轻人样子。”妇女为他辩解道,随后也坐了下来,看了看张寻又问道:“这位是张寻还是张吉,刚刚在底下没来得及问?”
“张寻,张寻。”
张寻抢先回答道,手指比划着自己,嘴里的半块毕罗还未下咽。
“寻儿,还不快叫林姑姑。”
张通从桌上递了杯茶水给张寻,让他赶快咽下那块嚼了半天的饼子。
“林姑姑好,林姑姑穿上这件衣服和真和壁画仙女一样。”
张寻开启了拍马屁模式,褒奖是对人初次见面之人最好的对待方法。
他从前在食堂也对食堂大妈说过类似的话,从此他的饭菜都会比别人多上大半勺。
“好好好,十几年不见长这么大了,和你爹年轻的时候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林姑姑慢慢脱出这句话,双眼冒出了青春少艾的光彩,语言里有些伤感,物是人非事事休。
“秀竹这十几年,你都去哪了?生了什么?最近,我也是从别人嘴里打听出来,你的店重新开张,你怎么回来也没和我说?”
张通的神情骤变焦急,好似两人之间有些故事。
林秀竹是她从小青梅竹马的玩伴,张通当年也是准从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门当户对的张母。那之后,便在城西的绸缎庄边上开了一家林氏豆腐坊。就在张寻四五岁的时候,不知为何也没交代的离开了长安城。最近,才重新开业,生意也做得风风火火。
张寻在一旁听得很是尴尬,这暧昧的气息,只能装作一心吃东西,什么都不懂的样子。
“恩,不知从何说起,还是不说好了。”
林秀竹面露难色道,眼神不断回避,没想多说过去的事。
“那算了,等你想说在和我说。今日,天色不早了,我也和寻儿先走了,改日我在来拜访。”
张通也不想勉强她,看了看天色差不多是亥时,晚上十一点左右。
哄闹的夜市也差的没了什么大动静,人潮已退。
自己也应该早些回去免得家里人担心。本想问问她走的那些年是否嫁娶,孩子多大,一时间太唐突也不好开口,准备留到之后慢慢再来。
说完,三人纷纷下楼。
这一辞行,林秀竹有些不舍,也不能说些什么,只能说:“那你们一路注意安全,有空再来。”
之后,林秀竹在豆腐坊看着他们离去。
直到看不见他们的背影消失在眼前,才沮丧地回到了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