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调来的官吏、移民也都在军队的护卫下分排在各处。
楚人多反复,历来和越国有冲突,此次越国也在楚、越边境部署了大军。越国的意图很明显:一是防范齐吴联军或是楚军对越国的进攻;二是看战局发展,以期坐收渔利。但越国在边境增加大军,楚国自然要加强边境的守军力量,如此在武城投入的兵力,便明显不足。
而随着大理国的出兵,楚国身受东西两面夹击,兵力不敷调用。楚军只能再从民间增加徭役,又不断激起民怨。楚国各地多爆发了官府与平民的冲突。加上齐、吴与大理各国的奸细,在楚地不多散播流言,刺激民愤,楚国内已是一片混乱。
楚国内当前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派是以大将军楚桓、楚棋为代表的主战派,主张东抗齐吴;西拒大理,南防越国。一派是以文臣为主的主和派,他们主张向齐、吴割地议和,齐、吴大军一撤,大理自然退兵,越国也就不足畏惧了。
楚国国王楚镕,眼看朝中文臣武将莫衷一是,心里更是焦躁。最后便采取了折中的办法,一面令楚桓带军在武城积极备战齐吴联军;一面派楚棋带军抵御大理的入侵;同时命丞相东方胤秘密前往齐国,面见齐王求和。
楚国的丞相东方胤到了鲁城,齐王委派平王出面与之商谈议和之事。
平王与东方胤见面,东方胤为求主动,不肯示弱,绝口不提求和的事;平王也不说议和的事,只带着他在齐国各地游览。待东方胤转了几日,看着平王气定神闲,实在装不下去,才在平王府内,说起议和的事体。
平王态度明确,楚国多年对吴用兵,强占吴国土地人口,现今吴国成为齐国的姻亲国,齐国自然要为吴国讨还公道。楚国所占吴国之地,必需按吴国之提议归还。齐国此次用兵,军需费用颇大,现今齐、吴所占之地,楚国必须割让给齐国以作赔偿。
东方胤对于平王提出的和谈条件,坚决反对。他坚持要齐、吴必须退兵,以原定吴、楚边界为志,三方罢兵。楚国可以赔偿齐、吴两国些银两,以作军费。
平王和他谈了两次,均无进展,平王就直接不再见他了。
而此时,武城之战正酣。楚桓与齐、吴联军交战了两次,均吃了败仗,损失了上万人马,然后坚守不出。
齐、吴联军采取扎营对阵的战法,并不急于攻城。
倒是大理军队方面进展快捷,频频破袭楚军防线,贵城现在已成为孤城,甚至有大理的骑兵绕过贵城,逼近了铜城。而且齐军原驻守信城军队,也积极往西南推进,大有与大理军队会合之意。
越国见楚国已无暇南顾,也出兵侵入了楚地近百里。
楚国至此已经是形势岌岌可危。东方胤接到楚王的书信,再去求见平王,平王府均回说王爷忙于军务。东方胤使了银子,才托人带着,到了鲁城外的齐军军营。
东方胤前几日也随平王来过虎贲军大营。但此时再来,却是大吃一惊。虎贲军大营外又扩出无数的营帐,军兵进进出出,粮草不断的拉进营中。东方胤就吸了一口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