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做了一年的邻居,他怎么会不知道山台乡男的大名。
西平坡坐落在天水郡第一大湖泊天水湖旁,在天水湖旁和他一样的男爵共有七人,山台乡男便是其中之一,也是离他领地最近的男爵。
至于为何称呼男爵为乡男,这还要从大汉帝国的爵位制度说起。
大汉帝国的爵位制度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根据贵族的影响力,私底下又被成为国公、州侯、郡伯、县子、乡男。
公爵被称为国公,因为其举手投足能够影响这个帝国;而州侯在一州之内,有着莫大的影响力;郡伯的影响力,不出一郡之地;县子的影响力,尚停留在县城之中;至于乡男,影响力不入县城,只能在乡下称王称霸。
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国公、州侯、郡伯、县子、乡男这些称谓。
“山台乡男在打什么主意?”秦安眉头紧皱起来,自己和山台乡男之间似乎并没有仇恨。
除非……山台乡男看上了自己的领地,想要吞并西平坡。
不过,秦安很快就将这个不可思议的想法抛之脑后。虽然贵族拥有自己的领地,属于自己的私军,甚至还可以随意收税,但是也有着莫大的限制。
大汉帝国成立之初,为了防止贵族势力做大,设立大理寺监察天下贵族,并且颁布了《大汉五章律》。
《大汉五章律》共有五条:
第一条:听从皇室的调令。
第二条:贵族之间不得吞并。
第三条:领地面积,乡男不超二十里,县子百里,郡伯三百里,州侯八百里,国公半州之地。
第四条:私军规模,乡男不过千,县子五千,郡伯两万,州侯五万,国公十万之数。
第五条:不得私自交易灵器。
正是这五条禁令,保证了贵族之间的相对和平,若是山台乡男真的光明正大吞并西平坡,大理寺的官员绝对不是吃素的。
这是,田管家凑到秦安的脑袋旁,低声说道:“少爷,你不要忘了帝国律例补充条例,第九百七十五条!”
“帝国律例补充条例,第九百七十五条?”秦安一时间愣住了,这是哪条规矩。
也不能怪秦安不知道,只是前任的脑容量太小,能够记住贵族的五条禁令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帝国庞大而复杂的律例,怎么可能都记得清清楚楚。
看到秦安眼中的疑惑,田管家耐心地解释道:“两百年前,帝国立下一个规矩,若是哪个贵族领地之中出现流民,其他贵族可以对该贵族的领地进行吞并。”
听此,秦安顿时明白过来,原来山台乡男想借流民之手,吞并西平坡。
在《贵族禁令》下,贵族之间不得私自攻伐,但是出现流民之后,这一条禁令就取消了。
为何?
因为,在这个时代,最让皇室恐惧的,不是天灾,也不是外敌,而是流民潮。
佃农流离失所,稍有不慎,被有心人利用,就有可能演变成一场起义叛乱,对帝国的农业生产和地方稳定来说,不亚于一场大灾难。
甚至有朝廷官员曾说,流民之害,胜于蝗灾。
蝗灾过境,最多也就是损失粮食,而流民过境,除了寸草不生,秦安想不出第二个词语来形容。
蝗虫只吃粮食,而流民可是连树皮、野草、树根都不放过,破坏力之大,远不是蝗灾可以相比的。
人一旦疯狂起来,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两百年前,大汉帝国处于鼎盛之时,却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流民潮,席卷整个大汉帝国,天下震动。
由流民潮组成的军队,甚至还一度打到距离帝都不到百里之处,虽然之后被帝国的百战之师扑灭,但是那次流民潮对帝国带来的影响,却是持久而深远。
从那以后,大汉帝国开始走下路,不复之前鼎盛之象。
因此,大汉帝国的君主对流民潮极为警惕,才设下了这样一条规矩。
“真是好算计!”秦安咬牙切齿地说道,山台乡男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图谋,甚至逼着西平坡近万名佃农成为流民。
为了自己的私欲,他可想过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有多少佃农流离失所。
残忍,乃是十足的枭雄!
至少,秦安他绝对做不出,这般丧尽天良的事情。
“哼,山台乡男,等我理顺西平坡的治理之后,必定找回今天的场子!”秦安心中那暗暗地发誓。
“懒小二,既然山台乡男有如此巨大的图谋,绝对不会只有你一个棋子。说吧,山台乡男还有什么计划?”秦安问道。
面对秦安的质问,为了活命,懒小二毫不犹豫地将山台乡男的计划和盘托出。
“山台乡男他还安排了古妖余孽,来烧毁大人你的粮仓!”
“古妖余孽!”秦安和田管家两人一听,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居然还有古妖余孽潜伏在西平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