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时候了,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先会是荀攸。
再仔细一想,除了前面那些缘由之外,与他们相处日久关系已近密友的逢纪已经归附吕布恐怕也有很大的影响,须知道在那时候,要说二荀和逢纪三人中最不可能归服吕布的应该就数逢纪了,可而今最先低头的也是他,二荀可不了解其中内容,而逢纪似乎是有些无颜面对,也没有机会与他们解释,所以在他们心中除了疑惑与不满,受到的冲击恐怕也不小。
吕布必然是做了什么,可是做了什么能够让当初那么坚决的逢纪一下子就服了,若是换做了他们,又能如何呢?
当然考虑得越多,实则内心动摇也越多,再说回到荀攸的意见。
此时他能提到这么多,以他现在被限制自由的情况来看,哪怕有荀爽这个消息渠道,也显然是他自己有一直在可以关注着这些消息,甚至或许在他心底深处连自己都没怎么察觉到,他更多地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开始站在吕布的立场上了。
而且不得不说,某些方面他讲的的确非常有道理,即便此时的荀攸还没有得到可以施展发挥他才能的舞台,但他却在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就将自己的出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这时候的发言,其实更多应该是情不自禁,可荀攸显然不会承认,也不管吕布他们信不信,他脸不红心不跳,一本正经继续说道:“还有,此事与吾无甚关系,便是最后不会采纳,吾也不会介意,无需有什么顾及。”
不过对于荀攸的意见,吕布却并不认同,若只是求稳,吕布自然不会排斥这样的循序渐进,但他需要的是持续的勇猛精进,就是贾诩、陈宫他们,难道就不知道这种时候吕布要先稳固治下所有的并州七郡,在徐徐图谋统一并州之事是最稳妥也是最有把握得选择么?可最终他们还是认为应当要精进一些,对于夺取朔方的好时机也不该就这么放过。
说起来荀攸的眼光和敏感还是有的,战略大局观也不俗,这点从他以吕布对朔方的战争,可以联系内外,就可以看得出来;可必须得说,他还是有些纸上谈兵了,战争有的时候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但机遇往往就是与危险并存,若不趁势抓住,机会溜走再想要就难了。
而且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荀攸所说的内忧外患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说是不存在地,为何?先说内忧,并州官场包括军队内部的清洗才是开始,但谁都知道在这个时候触上霉头是一件多糟糕的事情,就算吕布不在,还有如今已经连续撤换下了一大批大小官员的陈宫,这些官员此时对他的畏惧不会比吕布少多少,至少在吕布在朔方的战事有不利消息传来之前,他们决计不敢轻举妄动;而外患呢就更不用说了,董卓、袁绍他们都有各自的顾虑,不可能在这时候选择对吕布动手,更何况有了之前韩猛率领一万袁军覆灭的前车之鉴,就算要行动也要三思而后行。
或许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过相应的经验,荀攸自以为出色的第一次献策,在陈宫和良乐看来更像是一个笑话,不过他们谁都没笑,都在等着看吕布会作何决策。
吕布沉吟了一会儿,他在想要怎么回应,还是要照顾到一下荀攸的心情,可因为根本没想到荀攸会在此时开口,他也颇多纠结,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公达说的或许有些道理,不过对此本侯已有计较了,所以只能将公达妙计束之高阁,先行以下策了。”
虽然荀攸口口声声说着不介意,但吕布还是发现在自己开口拒绝的时候,他的眼中晃过一丝黯然,心理自然不像是嘴上说的那样轻松与无所谓。
不过吕布现在却管不了他的心思,在委婉拒绝之后,连解释都没有,他便转回来道:“众文武听令:自即日起,并州七郡事务交由各郡太守各处,若遇紧急事务无法及时通知本侯,由五原太守陈宫、西河太守贾诩及上党太守张辽临时决议……三军集结,挺近朔方!”
荀攸似乎没想到自己的话非但没有对吕布的决策产生什么影响,反倒令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不可察觉的闷哼了一声,显得很是不满。
而旁边的荀彧是最注意到他的人,自然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又瞥了主位上气度逼人的吕布一眼,眼神意味深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