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眼底闪过一丝厉色,回望快要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大梁城,心中不由自主的升起了一种莫名的味道。
庞涓也是人,当看到曾经是自己最亲密的师弟被施以膑刑,并沦为大梁城的乞儿之时,他心中多少也会有一丝怜悯,即便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然而在怜悯之外,庞涓更有着一股刻骨铭心的怨恨——论才能,自己与那孙伯灵同为一师,所学也是无差,才学自当是自己这位师兄更胜一筹;论声名,那孙膑下山之前,自己已统兵大战诸国,战必胜,攻必克,引得宋、鲁、卫的国君纷纷去到安邑朝贺,更兼一举击溃强大的齐军,普天之下、除了我庞涓还能有谁做得到。既是如此,师尊却偏偏是将鬼谷令传于了一文不名的师弟,这如何能教自己信服,如何能教众鬼谷弟子信服?
想到这里,庞涓攥紧了双拳,浓浓的怨气写在了他脸上——既然你不与我,我便自己取之,属于我庞涓的东西,没有人能够夺走!即便是过了这么多年,庞涓心头的执念却是从未曾消减半分。
不过,自己这个师弟骨头倒是挺硬,时至今日,依旧没有说出那鬼谷令所在,庞涓眼底掠过一抹狠厉之色——自己此行回转安邑争相位,一旦功成,便是出将入相天下敬畏的摄政权臣,那鬼谷令只要不落入他人手中,也就罢了,而这孙伯灵,必然不能再留!就让这个秘密随着他一道被埋入地下吧。
“上将军,轺车已经渡河,您看...”就在此时,晋临一席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瞥了一眼已经被送到黄河北岸的青铜轺车,庞涓微微颔首,大手一挥,说道:“走吧。”
“诺。”晋临拱手应了声,扭头看了看身后不远处的剩余兵士,那些兵士都是跟随庞涓多年的老亲卫了,刚才看到上将军的手势,心中已然也明了将军是何用意,纷纷驱马上前,紧随着庞涓便准备渡河。
不过渡口边上,庞涓再一次勒止了爱马,不知为何,他始终觉得有些不安,再一次回望身后的众人,紧紧皱起了眉头,沉默不语,似乎是在思索着何处不对劲。
“上将军,天色不早了,还是尽快渡河为好。”晋临看了看对岸静静矗立的轺车,小心翼翼的说道。
庞涓并未答话,微抬起头,天际高悬的烈日虽然仍旧散发着炙热的光芒,不过他也能感觉得到,日头已经开始往西移动了。沉吟片刻,轻抬起握着马鞭的右手,终究还是开口道:“随我渡河。”
“诺。”晋临面色一松,正欲回身想众人传达上将军的命令,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庞涓的脸色蓦地一变,耳边响起他高亢而急切的声音,“魏侯特使呢?”
“特使?”晋临不知将军为何在此时提起此人,四下搜寻了片刻,却是没有发现特使的踪影,只好抱拳答道,“回上将军,末将遍寻不到特使踪迹...”
闻言,庞涓陡然变得出离的愤怒,大声咆哮道:“取公书来!”
晋临为他这一喝吃了一惊,竟是愣在原地,知道庞涓冰冷的目光直直打到他的脸上,他才恍然大悟,急急从怀中取出一张羊皮纸,正待递给上将军,却只觉手中一松,庞涓竟是迫不及待的一把夺过那张所谓的“公书”,细细端详了一通,脸色越发的难看,最后只见庞涓狠狠的将那羊皮纸掷于地上!
“上将军...”晋临大惊失色,却看到庞涓重重的一挥马鞭,驱马转向,竟是朝大梁城的方向飞驰而去,口中却是高呼了声,“随我回转大梁城!”
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不知所措的望着自己主帅的举动,他们实在不明白,为何刚刚从大梁城出来,如今还未渡河却又要回去,不过军命难违,见庞涓一马当先,踏上了返回大梁城的路,众人也不敢落后,皆是纷纷驱使坐骑赶了上去。
庞涓一面驱驰,一面在心中暗自后悔,自己早就该想到,君侯若是遣人来请自己回转安邑,来人必定不会是自己从未谋面的小吏,何况那所谓的“公书”上竟是连魏侯大印的印记也缺了一块,一向自诩为名士的自己居然没有勘破这些破绽,当真如师尊所言,自己好高骛远,最终是害人害己?
不,绝不!庞涓在心中呐喊,一切为时未晚,只要自己此刻及时赶回大梁城,必定能将所有阴谋诡计全数粉碎。在庞涓的心头:这世界上再如何精心策划、万无一失的计谋,终究是敌不过绝对的武力!
“晋临,晋临何在!”庞涓毕竟还是颇有为将之风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微微减缓马速,回身大喊道。
“上将军,晋临在此!”听见上将军呼唤自己的名字,晋临赶紧一夹马肚,来到庞涓的侧后方,朗声应道。
“你速领三队人马前往大梁城东门、西门、南门,但有可疑人物出城,不用禀报,尽数拿下。”庞涓厉声道,“余者随我由北门入城!”
“诺!”晋临虽然不知究竟是何事,但看到庞涓如此声色俱厉,自然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旋即领着人马绝尘而去。
望着四散而去的亲卫们,庞涓毫不掩饰眼底那浓浓的杀意,紧抿着厚厚的双唇,任谁也看得出,这位权倾朝野的上将军已然到了爆发的边缘。
大梁城,洞香春外。
孙膑小心翼翼的瞥了眼身边男子,见他专注于手中摊开的卷册上,微微松了口气,假意咳嗽两声,悄然将有些发麻的双腿挪动了一下位置,同时缓缓抬起头斜斜看了眼天空上那轮明日,一直紧绷着的心弦终于慢慢的松了开来。
烈日当头、汗如雨下,然而宋涛的嘴角却一直挂着丝淡淡的笑容,他突然有些后悔前世里自己只是囫囵吞枣的将孙子兵法中比较精彩的片段通读了一遍,现在想来,若是那时肯下点心钻研,如今也不必一字一句的慢慢体会个中含义,更不清楚自己所悟到底是否碰触到了书中所言的精髓。不过即便是那些相对来说较为浅显的道理,一旦更深入的理解了个中真意,宋涛对手中这卷竹册便愈发多了一分敬意,难怪那唐太宗李世民会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