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中心。共有哲学、法学、经济学、军事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学员管理机构,设置国防研究系、基本系、进修系、研究生院、防务学院。每年培训、轮训全军高中级军官2000余人,外军高中级军官近300人。
防务大学的场地,为军队高级干部,学习最新科学知识和军事理论观点,研究国防发展战略,运筹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能够被录取为防务大学的指挥类双硕士研究生,杨文斌,也感到很自豪。
因为,军事科学研究院是全军的最高科研机构,而防务大学,是全军最高的军事指挥院校,一个人,能够受到两个顶级机构的培训,杨文斌,感到非常的荣幸,也感到压力山大。
杨文斌,至今记得他第一次上联合作战课程的时候的情景。
讲授“联合作战导论”课题的,是一名教授,大约五十来岁,长的精神矍铄,戴着一副眼镜。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联合作战导论。
联合作战,是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战争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联合作战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以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需求为客观条件的。
当军队中出现了不同的军兵种,客观上就存在着军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问题。战争实践中,就会出现联合作战。从战争实践上看,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前后,中国和埃及,一度出现过步兵、车兵两个兵种的联合作战。
公元前七世纪,在亚述的军队中,出现了步兵、车兵、骑兵三个兵种的联合作战,以后,又被波斯军队继承。
公元前480年,希腊为抵抗入侵波斯军队,在温泉关、萨拉米斯海湾实施了陆海军联合作战,是人类战争史上陆上作战部队与海上作战部队联合作战的雏形。
从作战理论的发展过程看,早在我国的战国时期,一些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就开始从理论高度,探讨研究不同兵种间的协同问题,认识到,每个兵种都有其长处,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适合担负不同的任务。
如果作战中,对这些兵种单独使用,则其战斗力就会削弱,而将它们联合使用,战斗力就会成倍增长。
《六韬》中明确指出了,当时主要兵种的特长,和适于担负的任务。
《孙膑兵法》,又进而指出了在作战中三个兵种的队形排列和力量编成,可以说,不同兵种之间的联合作战,在冷兵器时代就出现端倪。
典型的联合作战,则发生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比如,1898年M国,与西班牙进行的圣地亚哥战役等。
机械化战争时代后,军队中的兵种不断增多,海军,也逐步从一个兵种,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军种,为联合作战的产生提供了力量条件,军兵种间的联合作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1920年,M国陆军和海军联合委员会出版的《陆军和海军的联合作战》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联合作战一词,联合作战的理论研究,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引起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们的重视。”
杨文斌坐在阶梯教室里,听着老教授在那里引经据典地讲授着联合作战的理论发展,入了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