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长,带人完成的。
调查的人员,包括全连所有在位人员。有九十四人做了笔录。
而且从笔录来看,相互印证了。没有什么连队内部的材料之间的矛盾的问题。
直到从对八连指导员的笔录中,杨文斌看到了问题的关健所在:听被打的战士说,围住他们的战士说,是指导员让他们来报仇的,指导员让兵集合的。
从八连最后被打的三人中间的调查笔录来看,其中有两人证实了指导员说过的情况,并且知道指导员所提供的情况,是从他们嘴里说出去的。
只有一人说,当时情况混乱,没有听太清楚。
于是,杨文斌,带着保卫股的朱焕友干事,两个人一起,在八连重新对每个人做了一遍笔录。
听每个人重新叙述了一遍,打架发生的过程。
然后,将这些人的第二次做的笔录,与第一次的笔录进行对比,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同?
根据杨文斌的经验,如果一个人说谎的话,过了几天再问他同一件事情,一般情况下都会前后互相矛盾。
可是,看八连的笔录,却没有发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特别是,八连指导员,用棍棒阻止了因冲动而要去五连寻仇的战士们。交代得都很一致,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复核完了八连的笔录,杨文斌和朱干事两个人,又复核五连的笔录。
五连的笔录,一共89个人分别做了笔录。
从笔录中看,大家对,值班的战士被打的描述,是一致的。
而对被打的战士回连之后,叫了帮手去围攻八连的三名战士的过程,却说的比较含糊。
有的说是这名战士直接在楼下喊的。也有的说,是值班班长,吹哨通知的。但是,却没有一个说是连队干部指使的。
可是,这点事实,却与从八连调查中记录的笔录,却有着明显的出入。
两人决定,和朱焕友干事连夜去五连,重新调查取证。
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杨文斌,和朱干事,对上次取证的战士都重新进行了一遍调查,重新做了一遍笔录。
然后两个人回到,保卫股的办公室,与上次做的笔录,进行对比。
绝大部分人员的笔录内容与上一次比对内容是一致的。
都是连队派了战士在垃圾场值班,值班战士受了欺负之后回到了连队,然后听到了,值班班长吹哨下楼集合,然后,冲向了垃圾场,遇到倒完垃圾正要离开的八连的三名战士,然后,双方起了冲突。
可是值班班长吹哨的细节却前后不一致。
据值班班长的笔录说,听到了战士受了欺负之后,他一激动,然后,吹哨集合队伍,才去帮助战士打抱不平的。
至于说谁让他追的哨,他一口咬定是自己主动吹的。
杨文斌分析这个人应该是重点。另外,通过分析。杨文斌发现这两次做笔录,都是89人,里面都没有炊事班的战士。那么,炊事班的战士没有参与此次活动吗?
杨文斌觉得奇怪:“按常理讲,炊事班也是要参加连队的集合的,为什么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