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忙,既解决了我的一个难题又不至于露出什么破绽。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雨点打在警察的玻璃上汇聚成一条小溪向下流淌,这还是我第一次被当成嫌疑人,左右两侧各做了一个警察,把我挤在中间,应该是怕我跳车逃跑。
钱江则是坐在副驾驶,嘴角微微上扬,一言不发的看着我,直到车子停在警局的门前。
“下车,你可以走了。”
我一时竟然没听明白:“你说什么?”
“我说,你可以走了,怎么,不愿意?”
“你什么意思?”我皱起了眉头,看着他。
“就字面上的意思,你没有嫌疑了,可以走了。”
“那你为什么要带我过来?”
“这跟你没关系,如果你不走,也可以跟我进来在审讯室里呆一会。怎么样?”
“你……”我想起了听别人说过的一句话:“想要战胜一个无赖,你必须比他更无赖,而此刻我承认,在比拼无赖上,我输给了他。”
虽然一开始我有些疑惑,但随后我想明白了,他带我回去或许只是为了降低真正罪犯的警惕性而已,这个念头甚至可能在他见到我的第一眼就已经形成了,而我却被蒙在了鼓里。
当然,这个猜测在几天之后也被他自己证实了,不过那都是后话。
无处可去的我回到了落脚点,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李,这个地方我是不能再待下去了,只好出门找了一家可以上网的宾馆,宾馆是随机找的,这样最大的避免了被人提前安装监视摄像头和窃听器的情况。
我打算上网查一下这里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十年前正巧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间,那种新闻应该是逃不开大众视野的。
然而奇怪的事情却是我无论如何查找,关于那件事情就像是根本没有存在过一般,丝毫查不出头绪,面对着荧光屏,我有些头疼,但我没有放弃,在经过了将近八个小时的奋战后我才在一个注册地位于国外的小论坛上找到了一篇没有任何回复的可怜的报道,报道的内容如下:
-----------------------------------------------------------------------------
旧房拆迁发现千年古墓,曾有居民称楼内闹鬼
2007年4月1日14:45吴江晚报
本报讯3月28日下午,我市进行老城区拆迁改造,主干道东侧的老旧住宅区内,一座被住宅区禁锢多年的古墓宝顶,于近日得以重见天日。
这座虽有记载,却始终遭遇“忽视”的古墓宝顶,引发文物专家及爱好者的关注,已联系市文物研究所,准备对该区域进行考古发掘。
重大发现:
老城区拆迁古墓宝顶得以现身
这座古墓宝顶的“存废”问题,让文物爱好者寝食难安。
近日,记者与该地皮的新主人郑氏集团新闻发言人一同前往现场,记者见到宝顶孤零零矗立在瓦砾中。其呈馒头形,直径4米有余,高出地面约3.5米,由三合土夯实而成。宝顶上生长着柏树、酸枣树及荆条。三合土外表有多处裂痕及硬伤,还镶嵌有瓷砖。
遗迹地处区民区内,该区域居委会工作人员杨金兰介绍,这一片是上个世纪邻国援助建造的老式楼房,其中公私房混杂,居民多为旧煤矿与热力厂的职工和家属。宝顶的位置正巧位于居民楼的绿化带内,所以在打地基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再加上周围的楼房将其牢牢围住,时至今日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杨女士还说,这附近曾经还有王八驮石碑,后来被文物部门运走。
追问
谁是墓主?疑为北宋咸平年间时一将军家族
经过郑氏集团邀请文物研究院对古墓进行勘探性挖掘,在墓穴中挖出了数块石碑与保存完好的壁画,经过鉴定,壁画应为墓主人的生平事迹。
其中碑文碑文记述,宋真宗统治时期,勤于政事,任用李沆、曹彬、吕蒙正等人打理政事,政绩有声有色,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注意节俭,铁制工具制作技术进步,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又引入占城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
直到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侵宋,宋朝多数大臣建议不抵抗,迁都躲避,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最后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真宗决定就此罢兵,订立澶渊之盟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
墓主人虽地位卑微,但力抗皇命,称岂有胜者向败者纳贡之理?但皇帝不采其谏,反称起为武将误国。
墓主无可奈何,只好以死明志。
死后,皇帝念其忠勇,特下谕旨修理墓葬,以表其在抗辽战争中所做的贡献。
从碑及碑座尺寸、浮雕图案分析,墓主应为当时的一位将军,但职位并不高。
后话:
另根据当地居民反应,有时在午夜时分能够听到绿化区中传来厮杀的声音与悲伤的叹息,疑为墓主人的怨念未散。
---------------------------------------------------
看完了这篇帖子,我深深了吸了一口气,整件事情的真相仿佛就在我的眼前,我只需要伸手那么一抓,就能抓到一条蟒蛇粗细的线索,再顺手那么一拉,整片遮盖住真相的黑色幕布就会被我彻底的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