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亚戈达交给中纪 委的人处理,应该说斯维尔德洛夫是非常给李晓峰面子了,不然他随便批评亚戈达几句也算是给某仙人一个交代了,毕竟就算亚戈达事情做得再出格,那也是他的亲戚,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李晓峰再想较真也得看他的面子不是。
可是斯维尔德洛夫不光严厉批评了亚戈达,甚至还很大义灭亲将某人送给中纪 委处理了,这个面子给得可不是一般的大了,毕竟中组 部就是管干部的,下面可是设有干部监督局的,斯维尔德洛夫大可以将人交给干部监督局处理。
而现在斯维尔德洛夫并没有这么做,并没有内部处理亚戈达,而是直接交给了外人,这只能说明他太重视某仙人了,一定要弥合两人之间的间隙,彻底的将人情做到位。
所以李晓峰心里还是比较痛快的,斯维尔德洛夫够意思,他也不能不讲义气不是,反正对于他来说亚戈达也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虽说后来得志过,但那是因为钢铁同志的关系,如今有了他搅和这段历史,钢铁同志能不能顺利的上位都两说,何必那么斤斤计较一个小人物的死活呢?大不了以后亚戈达还想炸刺,直接捏死就完了。
“这倒是没有必要!”李晓峰很快的就摆明了立场,“他的错误并不大,确实是态度有问题,我相信有雅科夫同志您做思想工作,一定能让他扭转过来。党对于犯过错误的同志还是治病救人为主,而且在我看来,如今中央委 员会的工作风气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光处理他一个人意义不是很大……”
前面半截话斯维尔德洛夫听了是很舒服的,虽然他刚才摆明了态度要处理亚戈达,但主要是骑虎难下,某人是他表侄子的事儿,中央不是少人都知道,如果不处理他,恐怕会招来一些小人的闲言碎语,这对于刚刚在中央占据脚跟的他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哪怕是他确实没怎么照顾过这个表侄子,不然亚戈达也不只是个打杂的办公室主任了,对于中组 部长来说,提拔个把干部算个什么?也就是亚戈达得罪的是李晓峰,不处理他恐怕会招致某仙人的不满。
可是话也要说回来,亚戈达毕竟是他亲戚,哪怕是斯维尔德洛夫不重视这个亲戚,但就像克列斯廷斯基想的,亲戚就是亲戚。处理亚戈达怎么说也等于是抽了他一耳光,斯维尔德洛夫肯定高兴不了。实际上换谁也不会高兴,尤其是如今正是斯维尔德洛夫新官上任,履新的时候,这时候抽他的耳光,那不是一般的让他被动。
最好是怎么样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受害者”李晓峰能把事情的基调降下来,斯维尔德洛夫也好下台阶。一开始,斯维尔德洛夫还担心某人年轻气盛,不肯给这个面子,但是刚才李晓峰是怎么说的,一句治病救人就概括了一切。
应该说斯维尔德洛夫是相当高兴某人能给他这个面子的,当然,里面也不是没有瑕疵,比如某人说中央委员会的工作风气普遍不好,这句话就有点让斯维尔德洛夫蛋疼,兄弟,我还是中央书 记处的**好不好,管的就是中央的日常工作。你说中央工作风气不好,这不是把我放在火堆上烧吗?
不过既然李晓峰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刚才也给足了面子,那么斯维尔德洛夫也只能虚心的接受意见了:“安德烈同志,我们中央书 记处是欢迎同志们的监督的,有什么意见你都可以提嘛!”
实际上李晓峰刚才就是纯粹气不平,今天来中央办事儿那真是门难进脸难看,差一点儿就事儿难办了。而且从心里讲他是想好好收拾亚戈达的,可谁让这里面沾上了斯维尔德洛夫的因果,只能放过这厮。可是到底他心里不爽,自然而然的就顺嘴说出来了,说出来之后,他就后悔了,尼玛,老子怎么就忘了,斯维尔德洛夫还管着中央书 记处呢?
不过话既然已经说出来了,李晓峰也没办法收回去了,只能将自己今天的遭遇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末了还提醒了一句:“雅科夫同志,咱们的党是为无产阶 级服务的,不能这么把同志和群众完全拒之门外啊?这样的搞法基层的同志和群众会怎么看待我们党中央?又会怎么看待您呢?”
斯维尔德洛夫立刻就听明白了李晓峰的意思,说实话,他也能理解某人的郁闷,换谁遇上这种事儿也会觉得蛋疼,发牢骚也是正常的,这也就是某人跟他关系不错,敢当面说,换其他人不定在背后骂娘呢!
当然,这都不算什么,真正让斯维尔德洛夫紧张的是某人最后的那两句话,里面的潜台词他听得非常明白,某仙人这是在好意的提醒他,这个事儿是可大可小的,往小了说不算什么,可是往大了说,尤其是被有心人利用之后朝列宁歪嘴,那真心是不小的——亲娘哎,影响前途啊!
斯维尔德洛夫郑重的点点头,虚心的接受了某仙人的批评:“你的建议非常对,我们的党就是为无产阶 级服务的,接待基层群众和党员的时候确实应该更细致一点儿,对此您有什么合理的建议没有?”
斯维尔德洛夫为什么要问某仙人的主意呢?一个是表示尊重,另一个就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并没有什么好办法。知道了归知道了,但是想解决很难。
难在哪里?并不是中央书 记处愿意搞官僚主 义怠慢下面的人,那也是实在没办法,如今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实在是太足了,他们迫切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各种问题上都想发言。
发言当然不是什么坏事,畅所欲言也是**的一种体现,问题就在说话归说话,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提,但是在组织已经通过**的方式作出了决策之后,那也就该少数服从多数不是?最多你也就是保留意见就可以了。
坏就坏在这一部分群众的**主动性太强了,强得都有些无政府主义了,对于不符合自己认知的决议是抗拒到底,哪怕他们自己是错的也较真到底。怎么较真呢?就是跑到中央委员会“上访”。
好嘛!让斯维尔德洛夫头疼的事情顿时就发生了,群众来反映问题了,听还是不听?听的话就可能跟中央已经做出的决策相抵触,不听的话又有人要歪嘴。
真的是进退两难,更何况无政府主义的热心**群众在彼得格勒基数不是一般的大,真要一一接待,他这个中央书 记处**直接就不用干别的了,中央委员会直接改信 访部得了。于是乎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弄一些歪招了,提高中央委员会的门坎,让大部分人知难而退。
应该说斯维尔德洛夫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以为他愿意背官僚主义的骂名?他可没这么蠢!
在斯维尔德洛夫想来,某仙人也就是不知道里面的缘由,否则是根本就不会提这个事儿,只要自己把皮球踢回去,对方也不会有什么招,自然而言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可斯维尔德洛夫就没想到,某人还真是有招:“我的意见是,堵不如疏,群众们的意见我们必须听取!所以我认为必须有这么一个听取群众意见的机构,它的职能就是将这些意见反映给中央,以供中央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加以参考!”
换做别人,恐怕对此是不以为然的,但是斯维尔德洛夫立刻就听出了端倪,成立这样一个机构好啊!照顾了下面的情绪,免得下面的人一提起中央就说事难办脸难看什么的,给下面人一个说话的地方,也等于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发泄过于亢奋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