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又怎么会有先进之明的在拉包尔构筑防空掩体呢?
不过想了想。张弛又觉得这一切都不奇怪。
日本人的性格本来就是矛盾的结合体,一面是过份的谦卑,另一面就是夸张的自大。
更何况山本五十六是个明白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对日本开战是必败无疑,偷袭珍珠港前,他在回答日本首相问及战争前景时就回答道:“一年半年肯定没问题,两年、三年就没有把握了!”
要知道日本军人从来都是态度强硬的,只要有一点把握多半都会回答:“必定战胜!”
所以。这个“没有把握”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没有得胜的可能了。
因此也有人猜测,山本五十六在拉包尔构筑地下工事其实并不是因为他考虑美军在不久之后会反攻,他是在为更久远的防御做打算……就像他所说的那样,“一年半年没问题,两年、三年就没把握了!”
简单的说,山本五十六在拉包尔构筑地下掩体,是因为拉包尔是个很好的防守之地,这里有很适合日军作战不适合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展开的山地,还有天然的港口、机场,如果再将这些通过地下坑道连接起来,那就成了一个攻不破的要塞,而这个要塞将会在“两年、三年”美军发起反攻时发挥作用。
只是山本五十没想到的是,美军的反攻会这么快,远没有像山本五十六想的那样“两年、三年”,而是只一年多的时间,瓜岛之战后美军马上就转入全面的反攻了。
后来张弛才知道,拉包尔远没有其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因为山本五十六打算将拉包尔构筑成一个可以自给自足完全不用担心被美军封锁的要塞,所以拉包尔还有建筑在地下的兵工厂可以制造武器弹药,甚至还有许多技术单位和设备可以维修船舶、飞机且有能力组装战机。
历史上,盟军因为感觉攻不下拉包尔,所以对其选择了“跳岛战术”……其实“跳岛战术”一点都省心,因为要能对其实施“跳岛战术”,就必须保证其不会里应外合的配合其它日军一起对盟军发起进攻。于是盟军不得不攻下拉包尔周围的几个岛屿,并在这些岛屿上都修建了机场,并在这些机场上长期派驻战机监控着拉包尔,这样才能放心的将拉包尔“跳”过去。
战后被证明这种做法是明智的,因为当澳大利亚军队登上拉包尔岛去受降时,就被日本人所构筑的那个地下长城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总以为战打到这时候,日军在拉包尔剩余的兵力不会超过一万人,但事实上日军却有十万人藏在拉包尔的地下坑道里(注,史上日军投降时,拉包尔的地下工事已经长达三百公里。
他们总以为拉包尔的日军因为长期的封锁而缺粮少弹,但他们却惊讶的发现这里的日军不仅衣食无缺,弹药也多得数不清。
这时,澳军才庆幸当初没有对拉包尔发起进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