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比托岛上的战斗就此结束了,塔拉瓦战役也到了尾声。[ 一个接着一个的到环礁的各个小岛上去肃清残敌。
然而战后才知道,其实还是有些漏网之鱼。
这并不是说美海军6战队搜索得不仔细,也不是说日军隐藏得很深,而是有些日军已经乎美军的想像了日军中竟然有一部份人,仅仅只是抱着一些漂浮物,就漂到十几海里甚至几十海里外的无名岛屿上,而美军根本就没有去搜索这些小岛的打算。
由此也可见,日本人的生存意志其实也十分顽强,这与他们动不动就起“万岁冲锋”似乎是矛盾的。
尽管严格来说塔拉瓦战役还没结束,但比托岛已确认安全了,于是希尔少将就带着一群战地记者登上了比托岛视察。
岛屿上的情景显然是把那些绝大多数没有上过战场的战地记者给吓坏了,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弹坑,岛上原有的椰木也被炸得一干二净,一名来自法国的战地记者对这场景的描述是:“如果不是满地被击毁的碉堡、土木工事以及还来不及掩盖的血迹和残肢,我真怀疑自己登上了月球。”
应该说这个比喻很形像,因为比托岛与月球一样寸草不生,而弹坑就像是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一张美军飞行员自空中拍下的照片就证明了这个法国记者的比喻。
希尔少将登岛之后,就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升旗仪式。
在悠扬的军号声中,星条旗及米字旗在两棵千疮百孔的棕榈树之间冉冉升起之所以会有两面旗,是因为在美军登6塔拉瓦之前,是英国的领地,此时的美军从原则上来说还是帮助英国夺回他们的殖民地。
一众战地记者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争相在一旁拍照,只不过佩奇注意到希尔少将的脸色似乎不大好。
佩奇知道希尔少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因为他很快就要因为美军糟糕的表现而应付记者们的追问和轰炸了。
果然,号声刚停记者就纷纷围了上去:
“希尔将军,您对这次战役中美军的表现满意吗”
“当然”希尔少将回答道:“他们打得很英勇,所以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占领比托岛”
“可是希尔将军您的预期是在一天内占领比托岛”法国记者追问道:“而且还是在基本没有伤亡的情况下结束战斗,但是现在却大大出了这个范围”
“这只能说战场变幻莫测”希尔少将回答。
“希尔将军”佩奇抢到前头,微笑着将录音筒伸到前头,问着希尔少将:“请问您对中队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有什么凭价”
“呃这个”希尔少将不由老脸一红:“当然,他们也打得英勇,就像我之前所说,他们都是好样的”
“可我记得你之前并不是这么说的”佩奇并没打算这么轻易放过希尔少将:“我记得您之前说过,中队是在强大的美国海军的支持下才取得各种辉煌的战果,而且你原本并不认为在这场战役中会用到中队,是吗”
“我这么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希尔少将回答:“就像这次我们取得的胜利,当然包括中队在内,都是在强大的美国海军的支持下取得的”
希尔少将这很明显是在死撑。
但说到言辞上的交锋,希尔少将又怎么会比得上身为记者的佩奇。
佩奇“哦”了一声,又接着问:“那么将军怎么解释美队在强大的海军支持下拿不下比托岛和马金岛,还出现对美军不利甚至有可能被日本人击溃的情况,而中队一出现就扭转整个战局呢”
“这个”希尔少将眼神里带着几分无奈又带着几分乞求:“这应该说,是中队出现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吧。我想,如果是美军在恰当的时机出现的话,也会有同样的效果的”
“希尔将军”
“佩奇女士”希尔少将知道这样任凭佩奇问下去对自己没好处,于是就打断佩奇的话道:“关于这些问题,我想你更应该去采访那些中国士兵,我想他们会给你满意的答案的”
“不”佩奇看着像是斗败的公鸡一样的希尔少将,说道:“我已经得到满意的答案了”
佩奇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其实与采访无关,她只是不喜欢希尔少将之前那番侮辱中队的言论。她想要得到的,就是希尔少将在公众面前低下他高傲的脑袋。
不过随后佩奇还是像希尔少将所说的那样,找到了中队。
“你好”佩奇一边用半生不熟的汉语朝中人打着招呼,一边举着相机不停地朝这些勇士拍着照。
中国士兵则一边抽着烟,一边对着镜头微笑。
不知道为什么,佩奇在看到他们时很快自然的就有一种亲切感和安全感,这种感觉都让佩奇自己都吓了一跳。
突然间,佩奇现那些中国士兵一队接着一队的站了起来,佩奇的镜头随着士兵们的眼光看去,就现从刚刚登6的登6车上走下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未完待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