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1.太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马车停在一座五彩琉璃照壁前,太监让傅云英下车等候,他进去通报。

    照壁上雕刻有腾云驾雾的金龙,淡淡的光线照耀下,巨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仿佛随时能破墙而出,鳞爪鲜明,透出冷冷的俯视众生的霸道威严。

    这里是权势的巅峰。

    傅云英不由得握紧双拳,屏气凝神。

    等了半天,一名肤色白皙的小太监从照壁后面转了出来,打量她几眼,道:“跟过来吧。”

    小太监领着她走过长长的回廊,然后到了一座园子里,宫婢们在廊下扫雪,扫把刷过地面,刷刷响。这种严寒天气,园子里的梅花开得正好,空气里暗香浮动。

    最后到了一座建在高处的八角亭子前,傅云英一直低着头,看不清亭子里的情形,但隐隐听到人声笑语和男人们高谈阔论的声音,猜测太子应该是在此处设宴请人赏梅。她刚过来的时候,看到太监领着宫婢往树上挂彩灯。

    说笑声还在继续,她低头站着,望着脚底厚厚的积雪,纹丝不动。

    过了片刻,又有两个年轻男子被太监领了进来,站在她身边,余光扫她几眼,彼此都一脸茫然。

    傅云英暗暗吃了一惊,因为其中一个男子凑巧就是那天在码头遇到的兵部尚书之孙周天禄。

    周天禄也认出她了,一双眼睛瞪得溜圆。

    两人大眼对大眼中,只听一道清亮的声音含笑道:“白日赏梅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还是夜里赏梅更有情调。”

    周围一片附和之声。

    “殿下说的极是,月色下梅花更有出尘之意。”

    “月下赏梅,方不辜负梅花君子之称。”

    热闹了一阵,刚才那道声音又响起,“不知霍指挥使觉得如何?”

    亭子里安静下来,酒杯碗箸磕碰的声音也一并消失了,似乎所有人都在等霍明锦回答。

    看来霍明锦也在亭子里,傅云英松了口气,心里觉得踏实了点。

    八角亭里,迎着席上所有官员的注目,霍明锦捏紧手中酒杯,视线落到亭子外面,淡淡道:“微臣是个武夫,不懂梅花好在哪里。”

    太子跟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目光在傅云英身上停留片刻,淡笑,“那今天霍指挥使不如留下和孤一道赏梅。”

    霍明锦微微颔首。

    在场的官员都悄悄舒口气,彼此对望一眼,争相给霍明锦敬酒。

    少倾,有人请傅云英、周天禄和另外一个青年入席。

    他们踏上石阶,走进八角亭。

    亭子里坐满了人,栏杆上挂满绸彩花,地上摆了几十盆造型各异的兰花,凛冬季节,花朵开得俏丽幽艳,将宴席装饰得花团锦簇,桌案上美酒佳肴琳琅满目,太子坐主席,而他左手边坐着的赫然就是锦衣卫指挥使霍明锦。

    小太监直接把傅云英领导霍明锦的席位旁。

    “殿下,此子便是傅云。”

    太子非常年轻,穿宝蓝色常服,嘴角带笑,平易近人,看样子就像一个普通的白面书生,含笑看着傅云英,问:“听说《制艺手册》是你主持编写的?”

    傅云英先朝太子行礼,太子拦着道:“你和孤年纪差不多大,孤见着你便喜欢,不必如此。”

    瞬间有无数道视线朝傅云英看了过来,她面不改色,还是一丝不苟给太子行礼。

    等她行礼毕,霍明锦代她回了一句:“她年纪虽小,倒是沉得住气,那几本书确实是她编写的。”

    太子含笑细细打量傅云英几眼,道:“那便让他在詹事府领一个闲职,孤读书寂寞,想找几个年纪差不多的侍读一起讨论学问。”

    傅云英听懂这一句的话外之音,心跳骤然加快了不少。

    霍明锦看她一眼,温和道:“谢殿下赏识。”

    傅云英会意,朝太子谢恩。

    太子摆摆手,让她入席,又把周天禄叫到跟前,问他平时读什么书。

    席中一位老者马上站了起来,道:“他哪里知道读书,整天无所事事,到如今连四书都背不全!”

    太子哈哈笑了几声,“我听人说周尚书的孙子最会打双陆,蹴鞠、捶丸、围棋,无一不精,闲时让孤见识见识你的本领。”

    周天禄这会儿乖巧无比,谦虚道:“小子哪里谈得上会!不过是哄外面的人罢了。”

    席间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气氛很融洽。

    傅云英抬起眼帘,悄悄扫一眼左右,席上的朝臣们穿的都是家常服侍,没有着官服,有的人甚至穿着打补丁的衣裳,看来今天的赏梅是一场私宴。

    小太监在霍明锦身侧添了一席,傅云英不敢真的坐下,站到霍明锦身侧,眼观鼻鼻观心,听太子一个接一个拉拢霍明锦、周尚书和另外一个大员。

    不知站了多久,天渐渐黑了下来,外边太监道:“殿下,可以赏梅了。”

    太子站起身,众人忙跟上,移步去梅园赏梅。

    霍明锦也站了起来,回头看一眼傅云英,小声说:“跟着我。”

    她点点头,亦步亦趋跟着他。

    众人出了亭子,沿着宫婢清扫出来的甬道走进梅园。眼前几座低矮山坡绵延起伏,其中种了上百株梅树,夜色下,千朵万朵梅花怒放,美得凛冽,枝条上挂了成百上千盏彩灯,傍晚的时候开始落雪,这会儿雪下得更大了,天色暗下来后立刻仿佛成了深夜,四周黑魆魆的,梅枝上的彩灯放出星星点点灿烂光芒,流光闪耀,宛若无数颗涌动的星辰。灯光映照之下,梅花仍然不失冰肌玉骨的清冷。

    众人连声赞叹,当场赋起诗来。

    太子先吟了一首,大家纷纷喝彩,夸太子的诗写得好。

    傅云英不由捏把汗,她素来不喜作诗。

    正低头琢磨,霍明锦回头看她,道:“随便敷衍几句就罢了。”

    她一笑,“大人将我推荐给太子殿下,这么多人看着,怎能给大人丢脸。”

    虽然她不擅长写诗,但这种场合还是能唬唬人的。

    继续苦思冥想。

    霍明锦看着她,目光落在她认真思考时紧抿的唇角上,喉头滚动了几下。

    不一会儿太子果然想起傅云英,问她可有所得,她念出自己的诗句。

    她的诗不算太差,至少比太子的好,众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狠夸了一通。

    太子摘下腰间佩带的玉佩,道:“没有什么赏你的,这是孤十岁那年父皇奖励给孤的,你拿着罢。”

    他可是堂堂太子,现在宫里只有他一个长成的皇子,不管谁当皇后,他都是皇位继承人,傅云英不敢推辞,恭恭敬敬接了。

    等轮到周天禄时,他绞尽脑汁什么都说不出来,连以前背过的写梅花的诗也忘了。

    太子笑了笑,没有为难他,罚他去折几枝梅枝给众位大臣带回家插瓶。

    这个惩罚既雅致,又应景,因为孙子在同僚们面前丢脸而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周尚书紧绷的脸色马上缓和下来。

    天气寒冷,大家在梅林里转了一会儿,很快有人劝太子回去,“殿下,雪天严寒,当心吹着了。”

    那开口劝太子的太监是孙贵妃身边的近人,看着太子长大的。

    太子没有尽兴,可知道太监是母妃派到身边来的,不想当着大臣的面拂他的面子,皱眉道:“也罢,时辰不早,也该散了。”

    众人恭送太子离去。

    待太子走了,周天禄捧着一大簇梅花,笑呵呵和傅云搭话,“喂,原来你叫傅云?”

    傅云英扫他一眼。

    周天禄刚才给众人摘花,在梅林里跑了好几圈,冻得鼻尖通红,笑嘻嘻道,“码头上的事都是误会,以后我也要去东宫伺候太子,你我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用不着这么斤斤计较吧?”

    这人外强中干,不足为惧,既然以后同在詹事府当差,不宜和他闹得太僵。

    傅云英淡淡一笑,接了他递过来的梅枝。

    周天禄眉飞色舞,两眼闪闪发亮,满园的灯火都不及他这一双桃花眼妩媚,“我就知道你是个聪明人!我以后叫你云哥罢,你是不是刚来京城不久?我从小在京城长大,得闲我领你四处逛逛。”

    傅云英不置可否,回以一个客气的笑容。

    周天禄看她站在梅树下,抱着一捧梅枝,眉目如画,风仪出尘,心里痒得厉害,刚朝她靠近了一点,看到旁边一道黑影罩下来,余光一扫,原来是锦衣卫指挥使霍明锦走过来了。

    他刚刚送太子走,戴大帽,穿交领氅衣,大踏步走过来,眉头皱着,神色似有不耐。

    周天禄看到他就两腿打哆嗦,“云哥,下次再约啊!”

    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霍明锦看着周天禄狼狈跑开的背影,“他可有为难你?”

    傅云英道:“没有,只是和我寒暄罢了。”

    霍明锦点点头,示意她跟上自己,“我送你出宫。”

    他走得很慢,似乎在思考什么。

    傅云英跟着他走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他并不是在想心事,而是故意走得慢迁就她的步子,怕她跟不上。

    她加快步子跟上他,他却走得更慢了,视线落在她怀里的梅枝上。

    “大人喜欢?”她试探着举起梅枝,这等于是太子赏的梅花。

    霍明锦嘴角扯了下,接过梅枝,往身后随从怀里一扔。

    天虽然黑透了,其实时辰还早。两人出了西苑,霍明锦的随从们立刻牵着马迎上前,看到傅云英,愣了一下。

    李昌头一个反应过来,找了辆马车过来。

    傅云英跟着霍明锦坐进马车里,想起刚到京城的时候也和他共乘一辆马车,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的,她后来睡得很熟,一点都没感觉到。

    可能是上辈子小时候认识他的缘故,在他身边她一般不会太拘束。

    马车出了紫禁城,霍明锦忽然道:“詹事府侍读只是兼任,日后我会安排你进六部,刑、吏、户、兵、工、礼,你可有自己中意的?”

    傅云英意会,太子并不是真的赏识她,而是偶然从哪里知道她是霍明锦的人,才费心给她安一个詹事府侍读的名头,以示拉拢之意。她真正要做的事不是陪太子读书。

    “既然要效力大人,但听大人吩咐。”

    她想了想,道。

    马车前方挂了灯笼,灯光透过帘子,车厢里光线朦胧,显得有些旖旎,霍明锦不太敢看近在咫尺的她,说:“我会把你安排进沈介溪的人手底下任职。”

    傅云英错愕,沉吟半晌,“大人需要我做内应?”

    别小看六部中品级低微的小吏,他们掌管文书,书写公文,虽然因为功名的缘故多年不得升迁,但下达命令的是上官,真正具体执行的却是他们那些不起眼的小吏。

    霍明锦皱了皱眉,“不,你不需要冒险。沈党的人一直想往北镇抚司安插人手,计划顺利的话,他们可能会选中你。”

    傅云英张大眼睛。

    那就是双面内应?表面上她是霍明锦赏识的人,被沈党收买,安插到霍明锦身边帮忙传递消息,其实她还是霍明锦的人。

    似乎看出她在想什么,霍明锦表情瞬间凝固了一下,有些无奈,低头一笑,道:“你什么都不用做,好好当差。沈党的人找过去,用不着太提防,我身边早就有沈介溪的人,他抓不到我的把柄。送你去沈党门下,只是障眼法。”

    她用不着管朝中的争斗,只需要按她自己的意愿处事便可。沈党门下出身,又得他另眼相看,还有太子的面子在,身份越复杂,反而越安全,因为谁都不会把矛头对向她。

    霍明锦解释了一遍,傅云英听懂了一大半,还有些不解。

    这么费心安排,她是安全了,但最后她能帮上他什么呢?

    到地方了,霍明锦掀开车帘,目送她下马车,“你暂时不需要为我冒险,日后会有仰仗你的时候。”

    他这么说,傅云英便没有多问。

    下车后,看着门前高挂的红灯笼,她忽然想起一事,转过身,一怔。

    马车并没有立刻走,霍明锦一手轻轻扣在车门边沿,撑着车帘不让落下,望着她的背影,见她转身,也露出诧异之色。

    “怎么?”

    沉默了一会儿,他先开口问。

    她回过神,道:“这次北上,四叔特意让我准备了家乡土产等物,却不知该如何送达大人府上……”

    霍明锦笑了一下,“好,明天我让人过来取。”

    说完,他放下车帘。

    李昌等人一扯缰绳,催马转身,簇拥着马车走远了。

    傅云英目送一行人走远。

    身后响起一阵脚步声,一把大伞罩到她头顶上,然后一只暖炉塞进她手心里。

    她忽然进宫,傅云章回来之后坐立不安,连晚饭也没吃,一直等到现在,听见门外有马车的声音,马上迎了出来,脚步蹒跚,踏过厚厚的积雪,过来接她。

    她握紧暖炉,仰头看傅云章,“二哥,我今天见到太子了。”

    傅云章眉头一蹙,不过听她详细说了宫中见闻以后,拧起的眉又松开了,“这不是坏事,宫中只有太子一位皇子,有个东宫虚职在身,别人会高看你一眼。”

    回到家中,傅云启和袁三听说傅云英回来了,披衣出来迎她。

    乔嘉已经先她一步回来。

    宫里的宴席看着精致,但饭菜都冰凉,没什么好吃的,她觉得腹中饥饿,让王大郎去灶房吩咐婆子煮碗面。

    傅云章也没吃饭,道:“灶上留了饭菜。”

    热饭热汤送到正厅,几人坐下一起吃饭。她和傅云章、袁三吃,傅云启在一边陪着喝碗汤。

    东宫的人办事效率快,第二天就把司里监太监批红的旨意和文书、牙牌等物送到傅家。另有太子赏赐的衣料、吃食、文具若干。

    官府不会下发官服,所有官员的官服都是自己请人裁的。

    小太监让傅云英在家好生温习功课,等过了年去东宫应卯。

    周尚书回家以后,立刻派人打听和周天禄一起被太子召见的年轻后生。让家下人备了份厚礼,送到巷子里。

    傅云英收下礼物,同样备了回礼送往周家。

    至于另外一个侍读,名叫袁文,为人清高,梅花宴当天看都不看傅云英和周天禄一眼。他是真正因为才学名满京师才被詹事府的人挑中陪太子读书,看不上明显有靠山的傅云英和周天禄。

    众人夸奖太子的诗作时,袁文一言不发。等众人夸奖傅云英时,他直翻白眼。最后轮到周天禄作诗,他丝毫不掩饰脸上的鄙视。

    这位袁公子,是个很耿直的人。

    傅云英吩咐王大郎打听到袁文家住在哪儿,备了份薄礼送过去。

    袁家很快回了礼,是一本诗集。

    袁文讽刺她的诗作得不好。

    她摇头失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