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37.测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眼前没有遮光的罗帐,这不是她睡惯的床。

    霍明锦闷笑几声,不逗弄她了,扶她坐起来,“我送你回去,他们该找你了。”

    傅云英只呆了片刻,很快清醒过来。

    扫一眼自己身上,眼皮跳了两下。

    衣裳被撕烂了。

    力气再大,终究打不过武艺高强的他,这是个问题。

    ……

    乔嘉看到傅云英从屋里走出来的时候,虽然没有刻意,但还是忍不住多看她两眼。

    她今天要去衙署,穿了身挺括的圆领常服,束玉带,皂皮靴,戴纱帽,长身玉立,风姿洒然。

    面色红润,眼瞳清亮,气色比昨天好了许多。

    怎么看都不像是被折腾了一晚上……

    乔嘉心里暗暗想。

    一道视线扫过来,在他身上停留片刻,又收回去了。

    乔嘉一个激灵,忙垂手站好。

    傅云英官威日盛,只是一个眼神,明知她看不出他刚才想了什么,还是吓了他一跳。

    他皱眉,自己怎么和李昌一样变得不正经起来了?

    看来以后得少和李昌那厮来往。

    傅四老爷等人见傅云英痊愈,心里高兴,抓着她左看看右看看,叮嘱了一车话。

    她和傅云章一起出门,外面在落雨,王大郎撑起罗伞,送她走过庭院。

    路上,傅云章详细告诉她最近朝中发生的几件大事。

    乡试剿袭的几个考生没有受到惩处,这是没办法的事,判了这几个,很可能影响所有考生,而且剿袭确实算不得违规。

    几省的学政、学官受到训斥,姚文达最为激进,大朝那天,当着文武群臣,将学政们骂一个狗血淋头。

    “今年会试主考官两人,副考官两人,同考官二十人。”

    朱和昶很看重他登基以来的第一次会试,不容许此次会试出一点差错,他还想在增加同考官的基础上再增设几名考官。

    匠籍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是取消匠人劳役,工部主事和苏桐最近就在忙这事。

    再就是裁抑司礼监,得知朱和昶想打压阉党,满朝文武空前团结起来,拥护他的决定,连御史都拍马,说他乃圣明之君。

    赵弼手上那桩副指挥使杀人案总算结案,他这次把督察院得罪得透透的,连带着大理寺所有大小官员见了督察院的人都得绕道走,免得被对方冷嘲热讽。

    还有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风波,朱和昶没有理会,由内阁大臣自行处理。

    至于霍明锦突然回京一事,并没有引来非议,他前两天是真的忙。沿海倭寇肆掠,当地守军望风而逃,他调兵遣将,接连选派四位赋闲在家的边关大将南下抗倭,第一批人已经赶赴浙江。

    让人感到疑惑的是,他还派大将去守遵化。

    听傅云章说起霍明锦,傅云英想到昨晚,指尖还有微微发麻的感觉。

    马车外风声阵阵,雪籽变成零星的雪花,被雨水一浇,落到地上时已经融化。

    今年比往常冷。

    到了大理寺,她刚跨进门槛,陆主簿等人欢欢喜喜迎上来,细细端详她一阵,围着她问长问短。

    皇上不许他们上门探望,他们只能支使下人去傅家送医送药,这一晃,都好些天没看见傅云了!

    傅云可是他们大理寺的招牌,和刑部的傅云章、督察院的夏副都御使一起,并称三法司三大美男子,要是因为生病变得憔悴不堪,坊间那些仰慕他们的小娘子们还不得心疼死?

    傅云英谢过众人关怀,往里走,众人争着帮她撑伞。

    迎面却见大理寺少卿齐仁走了过来,面色不善。

    他官阶高,是上司,众人停下脚步,朝他致意。

    齐仁看一眼傅云英,手指点点她,“你,过来。”

    众人对望一眼,欲言又止。

    齐仁顶替傅云英,抢走一半功劳,大理寺的人口不服心也不服,现在看他找傅云英说话,觉得肯定是要为难她,心里暗暗着急。

    傅云英面色如常,“少卿有什么吩咐?”

    齐仁道:“你过来便知道了。”

    傅云英示意众人无事,抬脚跟上齐仁。

    齐仁领着她到存放卷宗的库房里转了一圈,支使她找几份往年的存档。

    她很快按着齐仁的吩咐找到那些塞在不同书箱的卷宗,送到他案头前。

    似乎被她的效率给惊到了,齐仁眼皮抽动,淡淡嗯一声。

    见他没其他吩咐,傅云英告退出来。

    她手中忙的事一直都有详细的记录,病中其他人可以按着她的记录接手她的差事,所以回到大理寺,并没有一大堆等着处理的公务急需她处理。

    相反,因为差事都交给其他人了,她反而比平时清闲。

    吃了几杯茶,有内官冒雨来大理寺宣读口谕,朱和昶要见她。

    傅云英收拾齐整,跟随其他几个同样被点到名字的人一起,入宫觐见。

    内官带着他们走过广场,到文华殿前停下来,拾级而上,进了偏殿,“诸位大人,请吧。”

    傅云英顺着内官手指的方向看去。

    偏殿也是宽敞而阔大的,此时殿中空无一人,阶下设了几十张坐毡,毡前一张书案,案上备有笔墨纸砚等物。

    这是……要考试?

    众人面面相觑。

    傅云英不动声色,先扫视一圈,发现被叫到偏殿里的官员大多数年纪较长,是翰林院出身,只有自己最年轻。

    她看到好几个傅云章的同年,为什么朱和昶把她叫来了,却没叫二哥?

    内官催促众人入座。

    傅云英按捺住心中疑惑,按内官所说,找到自己的位子,盘腿坐下。

    殿中虽然空阔,但有地暖,席地坐在毡子上,倒也不冷。

    不过手是凉的。

    她拿起书案上的考题细看,还真是考试,不过和乡试、会试不同,经义、四书、策论,算、律,天文地理,五花八门,什么考题都有。

    既有盐铁漕运、农桑气象这样涉及民生的问题,也有科举考试范围之外的诗词歌赋。

    朱和昶这是在测试官员们对民生经济的熟悉程度?

    还是闲来无事闹着玩儿?

    雨还在下,殿外雨声飒然,内官们侍立左右,偏殿内鸦雀无声。

    傅云英屏气凝神,不再想其他,斟酌片刻后,提笔书写。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