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烈介绍完毕军情之后,李家军中的将领们,纷纷挤到军用沙盘或是舆图旁边,指指点点的大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折从阮以前也听说过,李家军的军议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曰:学堂,其二曰:农村集市,最后是一言堂。
杨烈刚才把军情详细的摆了出来,折从阮听得津津有味,暗暗感慨不已:细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啊!
折云水也听傻了眼,杨烈介绍的军情之中,居然细化到了,连某村有几口水井,都给涵盖了进去,李家军这是要干嘛?
李中易含笑坐在帅椅之上,眯起两眼,侧耳倾听部下们,仿佛几千只鸭子一般,彼此之间唇枪舌剑,吵得不亦乐乎。
军队,原本就是最不讲究皿煮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决策之前的集思广益。
老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李家军参议司的参议们,虽然个个精明强干,但毕竟不是超算电脑,难免有些考虑不周的地方。
为了提高作战效率,李中易一直以来,都采取的是,参议司提供作战基本要素和可能的方案,将领们一起商议,大家可以吵得天昏地暗,而不需要承担半点责任。
不管,参议司和将领们最终能否达成共识,李中易作出拍板的决断之后,即使是争议也只能私下里保留。
此所谓,军令下达之后,谁都不允许继续说三道四。只能无条件坚决执行。否则,就是掉脑袋的大罪。
在李家军中,掉脑袋的重罪,其实非常之少。很多轻微违反军法的行为,都是用军棍狠狠的揍屁股。
所谓七十二斩的大周军规,早就被李中易改得面目全非,变成了一纸空文。
真要执行七十二斩的话,咳,羽林右卫的将士们。估计都会被杀光了!
原本就不具有可行性的严苛军法,李中易自然是一改到底,取而代之的是:扒了裤子,打军棍!
折从阮有趣的望着,七嘴八舌,争得面红耳赤的李家军将领们。默默的放下手中的茶盏。
眼前仿佛菜园门一般的场景,让折老令公联想起折赛花书信中的一句话:此诚前所未见之新气象也!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折从阮下意识的扭头看向站得毕恭毕敬的折家儿郎们,他不由暗暗一叹,还未开战已分胜负啊!
大约两个多时辰之后,李家军的将领们。吵完了。他们大致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夜间偷袭围困在洺州城外的契丹人,这么干的收益最大损失最小;另一派则主张,正面击败契丹人的军阵,让整个大周的北地,都知道李家军的强盛!
折从阮心中暗惊,李家军啥时候强悍到,可以和三万多契丹人正面决战的程度了?
李中易不动声色瞟了眼杨烈。淡淡的问他:“白行,你意如何?”
杨烈拱手朗声答道:“敌众我寡,不如剪除部分羽翼之后,再与耶律休哥的皮室军决战!”
刘贺扬见李中易的目光投注到了他的身上,他当即出列,拱手说:“以我军之实力,完全可以正面击败洺州之敌,则关门打狗之势,必成!”
李中易微微一笑,刘贺扬这些年的官场混下来,也成了个老油条。这刘贺扬打的什么鬼主意,李中易这种老辣异常的政客,岂能不知?
只不过,若是在洺州正面大破契丹人,肯定会惊动耶律休哥。狗急了还要跳墙呢,何况是统帅着一万多头恶狼的契丹第一名将呢?
可想而知,契丹人一旦在洺州正面惨败,耶律休哥为了确保退路安全,一定会在大周国内的腹地,搅起无数的腥风血雨。
换句话说,刘贺扬其实是想借助于耶律休哥的势力,扫荡中原的文官和缙绅集团,从而为李中易将来的收拾残局,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利益角度来说,刘贺扬是完全站在李中易这一边,以这个时代的观念来说,也无可厚非。
只是,李中易毕竟是现代人的灵魂,国家和民族的意识,极其强烈。
堂堂中华文明,泱泱****上邦的子民,任由契丹人践踏,这实在是超出李中易的接受范围之外。
折从阮一直没开腔说话,此次出兵,他们折家军不过是来助战的友军罢了,客随主便,只需要尽全力配合即可,没必要多说废话。
杨烈叹了口气,反问刘贺扬:“洪光,你想过没有,中原百姓若是伤亡惨重,大家会怎么看待老师他老人家呢?”
刘贺扬冷冷的一笑,说:“大破大立,欲立先破,不破不立!”
折从阮有趣的望着刘贺扬,据他所知,这个姓刘的,原本不是李中易的嫡系人马,属于半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