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168厂后,几人也没有再开会讨论,郑建国亲自到39车间找赵德明,要求他尽快生产,尤其80毫米单兵反坦克火箭筒。
随后再去找79车间,让这边加快弹药生产。
必须尽快把武器样品生产出来,运到国家低温靶场实验。
低温靶场实验完成后,才能投入大规模批量生产。
既然2109厂已经同意给人,刘跃也不客气,开始拟定一些需要进行细节设计的技术资料,并且把总体设计方案跟思路整理出来。
所有的图纸跟方案文件,刘跃都是在上面些了详细的各种要求。
这如同写文章一样,他把一篇文章的框架写出来了,列出了大纲,甚至列出了细纲,并且在细纲上注明要求,以此加快进度……
一边做这些工作,一边等2109厂调过来技术人员报到。
2109厂在这方面倒是比较大方,谈妥了也没有再瞎折腾,更不是提供一些能力不行的技术人员给刘跃。
仅仅三天时间,二十名技术人员统一着装,坐着2109厂的一辆中巴车到了2186厂。
司机把人送到后,直接把车停在2186厂外面,也不返回他们厂里。
“这车不回去了?”刘跃得到消息过来时,看着外面的中巴车,进入厂部会议室又发现里面气氛尴尬,小声地问脸色不好看的郑建国。
2109厂带队的孙小川笑着对刘跃解释:“刘跃同志,由于这些技术专家的家属都在我们厂宿舍区,为了解决大家后顾之忧,避免影响工作及与家人团聚,厂部经过研究讨论,决定每天派班车送他们过来,晚上班车再把大家接回去……十多公里的路,大家骑车不方便,能节省不少时间……”
刘跃听到这话,哭笑不得。
亏得他还觉得2109厂的人大方了一次。
感情这是担心他们挖人,采用这样方式来避免人被挖走。
他倒也没说什么。
2109厂跟2186厂的领导们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双方相互挖人的事在整个基地里都已经见怪不怪,何况双方矛盾不小,积怨已深。
“孙副厂长,如果研究工作比较忙,需要加班怎么办?”刘跃提出了问题。
不是他觉得孙小川等人的行为让人难以接受,而是说的事实。
按照目前项目进度,几个项目同时展开,双方的技术人员肯定需要加班才能更快完成任务。
军工科研系统,搞项目的时候,加班起来,那绝对是没日没夜的。
“加班问题好解决,反正我们的班车可以接送,大家都是为国防做贡献……”
孙小川倒也没有抵制加班。
从基地开始建设的那一天,大家都是有时间都在干活,建设紧张的时候,很长时间没有休息,都是正常的。
刘跃父母,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倒下。
国防科技工作者,从进入这个系统的第一天开始,就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国家。
这是一个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领域。
也是一个自愿付出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的时代。
有他们,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发展速度才这样快。
大家想把失去的时间补上,想要追上国际科技的发展步伐,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与辛苦,如何能让国家强大?
刘跃没再说什么,而是看着这些技术员们。
他一个都不认识。
孙小川开始指着他们单位的人向刘跃介绍。
一位有些秃顶的矮胖中年男子,笑起来,眼睛只剩下一条缝。
“这位是弹体设计组的张鸣龙同志,以后这方面的任务你直接交给他就行。”
张鸣龙笑呵呵地向刘跃打招呼:“刘总,以后有任务只管吩咐。不怕任务多,就怕没活干……”
还没等刘跃跟他打招呼,孙小川就继续介绍。
“这位是负责发动机的孔维书同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