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工厂。一开始是外国人开的,后来中国人也在开工厂。
但这些工人中有很多都是包身工。就是工厂的奴隶主买下他们,让他们不停的工作,然后一分钱也不给他们。
这些工人大多数都是女人和小孩子,他们不知是从哪里拐来的,也有父母卖进来的。没日没夜的工作,在深夜里,工厂的机器也不会停。工厂的主人只需要给他们一点点微薄的食物,他们生病了也不会给他们治,而是把他们赶出去。
这当然非常的悲惨,可他们这些学生又能做什么呢?
杨玉燕说:“你还记得我们之前搞的要教大家一起技术,让他们好找工作吗?”
苏纯钧:“记得。”
杨玉燕叹气:“可是我们找来的人根本不想学技术,他们只想到工厂去干活。”
他们这些学生每天都想方设法的去劝人来学习,到街上去拦人,到贫民区去号召,送粮食送布拉人来上课,完全是在倒贴钱。
但去的学生最后都失望而回了。
因为那些穷人根本不想学知识,不想学认字,也不想学技术:他们只想让学生们介绍工作,最好能把他们介绍到工厂去。
学生很不忿:工厂在剥削你们啊!
穷人也很不满:工厂给钱啊!
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杨玉燕叹气。
她扳着手指说:“最受欢迎的是纺织厂、牙膏厂、肥皂厂、奶粉厂和罐头厂。”
全是外国人开的工厂。
国人开的工厂也不是不招工。
但是——
杨玉燕:“外国工厂给的钱多。”
这是一个很黑色幽默的现实。
使用包身工的工厂,大多数是中国人开的,全是江南那边的商人,豪商。
外国人开的工厂呢,有工会,按件计酬或按月发钱,少归少啊,但赚得更多一点。
就是外国人开的工厂未必全在中国,也有的需要坐船去外国工作,但每个月都可以寄钱回来,邮船可以把钱和信都给工人的家人带回来。
一些人不愿意离开家乡亲人,就想到中国人的工厂做事。一些人想赚更多的钱,就愿意签合同去外国的工厂做事。
学生们主动要求帮他们的忙,他们就说要帮忙就把他们介绍到工厂去干活吧。
可学生哪里有门路呢?
就是家中有产业的,也都只用自己家用熟的工人,不会随便从外面雇人。
于是,学生们提出了一个曲线救国式的帮助穷人的办法,那就是他们通过多多购买商品,来帮助工厂的商品多销,工厂的商品卖得多了,肯定就需要扩大生产,就需要更多工人了!
只要工厂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厂,就肯定要雇中国人干活,那他们帮助穷人的目标就可以实现了!
哦耶!多么完美的逻辑链!通顺且毫无问题!
杨玉燕听到这个运动之后,沉默的举了手,沉默的加入到了这个运动之中。
所以,她的做法就是——多买一条棉布裙子。
苏纯钧和前面开车的司机都扑哧扑哧的笑起来。
杨玉燕:“……别笑了!”
就算可笑也不许笑!明明他们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