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州隶属河北东路,距离东京开封二百五十里,九十年前辽承天太后萧绰与辽圣宗率大军南下,攻入宋境,在澶州城下和宋军有一场大战,最后辽军被宋军重创,双方和议,订立盟约,便是著名的澶渊之盟,从此之后,宋辽两国进入了一百余年的和平时期。
刘过和赵偁从东京出发后,一路沿着宽广的官道西北而行,起初沿路还是一片太平景象,但是随着距离澶州越来越近,路上逐渐出现衣着褴褛的难民,扶老携幼,前往临近的州县投靠亲友,因为黄河是在夜间决口的,很多人连衣服都来不及就跑了出来,此刻身上只有一条鼻窦裤遮住羞处,蜷缩着身子走在其他难民中间。
刘过也看到官府组织的救灾物资和救灾人员也正在陆陆续续赶往灾区,在路上还遇到两次难民哄抢救灾物资,打伤运送物资的兵卒的事情,不过总体上还算平稳。
进入澶州之后,遇到的难民更多,在县城、村镇这些地方,也可以看到官府组织的难民安置点,以这时代的水平,不可能有后世那种统一的帐篷和简易房,难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东西来搭建简易的窝棚,找几根棍子搭成一个三脚架,上面盖上拼凑起来的衣服,不知道什么地方捡来的床单被套,就成了临时的住所,还有些人甚至干脆就用野草树枝简单的搭了一个窝,一家人挤在一起,勉强能遮风挡雨。这些花花绿绿、奇形怪状的窝棚杂乱地挤在一起,就像后世的垃圾场。
官府也在人流量比较多的地方搭建了施粥棚和招兵处,还有些士绅大户、寺院道观也在自家门前或者路边设了粥棚。难民木然地站在粥棚前面等待着施粥。
每一处招兵处也都排着长长的队,前来应招的青壮年如若被选中,就会兴高采烈的和亲人相拥而泣,虽说好男不当兵,可是在这大灾面前,家里有人被应招入伍,就能领到一份军饷,这一家人就多了一份活下去的保障。而那些没有被选中的人,则神情默然地走到一边,去施粥点领半碗可以看到人影的稀粥充饥。
刘过也看到当地的官府正在组织人员按照刘过救灾章程上说的将难民编户,定点安置,还有些征召来的大夫在给身体不好的难民检查身体,有官府胥吏在难民点周围撒石灰,有专人用大锅烧水给难民免费发放开水,也有专人把因病因伤或者冻死的人的尸体抬出去处理……
也不是所有的难民都会得到妥善的安置,刘过他们也碰到过几起当地胥吏驱赶难民离境的场面,还有些当地人自发组织起来,堵住村口不让外地的难民进村,也有些难民为了得到一口吃食,甘愿以极低的价格卖儿卖女的。刘过他们虽然阻止了几起类似的事情,可是毕竟他们不是来救灾的,当地人碍于他们钦差的面不得不照办,可是一旦他们离开后结果会怎样,刘过他们也不得而知。
经过几个没有受灾的村庄,官道七拐八拐地进入山区,这一段官道比较狭窄,有几名骑马前往灾区的人被他们的队伍挡住路,犹豫着停下来,刘过回头看了看护送他们的禁军队伍,除了十多名骑兵外,还有二十多名步卒,速度不可能快,便对身旁的赵偁说:“这个时候还往灾区赶的肯定是有亲人在灾区,我们先放他们过去吧。”
赵偁眼中光芒一闪,点了点头。
自然两位钦差都决定放那些人过去了,护送他们的禁军自然不会多事,带领他们的马都头一挥手,禁军将士都退到路两旁,让出一条路让后面那些人通过。
那几人似乎没有料到禁军会主动给他们让路,都把目光投向领头的一名年轻男子,年轻男子脸上露出迟疑之色,刘过微微一笑道:“几位这个时代还赶往灾区,可是有亲人受灾?请先行吧。”
那领头的男子眼神复杂地看了刘过一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