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求粉红。
***……………………***
端午节,连蔓儿一家做了一上午的生意,打烊后,就开始准备自家吃的饭菜,也就是端午的节宴。三十里营子这边的风俗,过年过节的喜庆宴席,都是摆在晌午的。
今天私塾放假,五郎和小七都在家,他们还将鲁先生早早地请了过来。
过节讲究一家团圆,一起吃饭,赵氏和连叶儿上午帮着干完活,就回老宅去了。
有鲁先生,连蔓儿家这顿宴席准备的自然更加丰盛。
“我知道你们欢呼吃丸子,可现在一天比一天热,这东西存不住,咱就少炸点吧,够吃两天的就行。”烧热了油锅,张氏手里端了一个帘子,上面放着三只大碗。
端午节她们家准备炸三样丸子,一样依旧是粉丝、豆腐的素馅丸子,另一样按着连蔓儿的提议用鸡蛋和面,里面加剥了核的大枣的甜味丸子,另一样依旧是鸡蛋和面,里面加调过味的肉末,是肉馅的丸子。
一般的庄户人家,也就是在过大年的时候,才会炸一次丸子,端午节有丸子吃,而且还有肉馅的,有大枣馅的,连蔓儿几个孩子可都乐坏了。
张氏和连守信过日子,称得上节俭,但是却在给几个孩子的吃食上面,从来都是舍得花钱的。也许是因为过去的日子过的太苦了,张氏的记忆中都是孩子们吃不饱、吃好好,所以当手里有了钱之后,就有了一种要竭力补偿的心理。
其实,她们这样过日子,被那些节俭惯了的庄户人家看见了,肯定会说她们大手大脚。同样是庄户人家,不同的人,过的日子也是很不一样的。
连蔓儿觉得,过分节俭和过分铺张。都不是好事。她们家舍得在吃食上面花钱、花功夫,但绝称不上奢靡、浪费。几个孩子都在长身体,五郎和小七要念书,张氏和连守信每天要干很多的活计,营养一定要跟上去,这个钱决不能省。而且,吃,本来就是人生的一大乐趣。连蔓儿可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的人。
凡事都有个限度。过犹不及。比如她们村,一个姓王的小地主家,也有百十亩地,也有家底。可一家人就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恨不得将一文钱掰成两半花。他们吃的穿的,甚至比普通的庄户人家还不如。结果家里人各个面黄肌瘦,让人看了可怜。
也有家境一般,甚至不好的,却非要好吃好穿。比如何氏的兄弟何老六,他家原来也是有些产业的,都被他吃喝嫖赌地给败光了。平常难得寻几个钱回来,不是买酒就是买肉。顷刻就要花光,弄的上顿吃肉,下顿却连米也没有一粒。
依旧是张氏和连守信两个负责炸丸子,连蔓儿和连枝儿就在旁边准备别的菜。
扣肉、笑炖蘑菇、糖醋鲤鱼、土豆红烧肉、焖肘子、素炒油菜蘑菇、木耳炒鸡蛋、辣椒肉末爆炒嫩豌豆、韭菜炒蚶子肉,酱肉丝的大盘子旁边还摆上嫩嫩的葱段和干豆腐,,凉拌海带丝。凉拌野菜,凉拌海蜇丝,另外还从镇上买了一只酱鸭子。
主食就有大米饭、连记有名的灌汤包,当然还有应节令的粽子。
各式饭菜挤挤挨挨地摆了满满的一桌子,五郎就将鲁先生请了过来,连守信和鲁先生挨着坐着,还将吴家兴送的杏花村酒打开了一坛子,要和鲁先生喝一个不醉不归。
大家伙说说笑笑的。五郎在旁边不住地给鲁先生和连守信斟酒,一顿饭吃的足有半个时辰。鲁先生和连守信都有些醉了,这才散席。
鲁先生由五郎和小七扶回到庙里去歇息了,连守信就被张氏扶到里屋的炕上。
连守信的酒品相当好,傻笑了一会,就到头睡了。
一会工夫。五郎和小七走了回来,说已经服侍鲁先生睡下了。张氏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也将屋里屋外都收拾利落了。
“今个的晚上,明个的早饭,这就都有了。”张氏道。
加上鲁先生,一共七口人,那一大桌子菜,他们就吃了一半还不到。
“收拾完了,咱也歇歇吧。”张氏又道,“看你爹睡的多香。”
“娘,你在这边歇着,我回老宅。”连枝儿就拿了钥匙道,“猪和鸡鸭就早上喂了一回,我得赶紧回去再喂上一顿。”
今天这顿过节的饭,她们是在新铺子里做,新铺子里吃的。一家人早上从老宅过来,并没有再回到那边去。毕竟昨天周氏闹了一场,谁知道她今天会怎么样。难得一个端午节,连蔓儿一家自然是想开开心心地过。
“那也行。”张氏就点头道。
“娘,我跟我姐一起回去吧。”连蔓儿就道。
“姐,我也跟你回去。”小七道。
“你在这边吧,这边安静。”连蔓儿就道,“你歇一会,就和咱哥一起看书去。”
“哦。”小七答应了,自从进了私塾,他就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