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和谈特使
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一直在谋求皇帝更大的信任,一个不想披红权的太监,就不是一个好太监。司礼监老大不是那么好当的,首先你得有很高的文化,然后你得深得陛下的信任。各种机缘凑在一起,才能做到这个位置。这是每个太监都在为止奋斗和努力的目标。
在华亭,见到陈燮之后,韩赞周对陈燮的建议可以说大喜过望。与民争利之类的话,对太监无效。太监就是要为皇帝办事,是皇帝的一条狗。管你那么多,只要皇帝喜欢就好了。现在是陈燮出船,皇帝只要出点人手,每年就是两三百万银圆的进项,这买卖就算明知要被人砍死,韩赞周也是要博一下的。
连夜给皇帝上了密折,详细的汇报这个事情之后,韩赞周便开始耐心的等待结果。他也不傻,这是陈燮变相的给皇帝送银子呢,贿赂皇帝这种事情,大概就是陈燮能这么干了。直接拿银子砸皇帝,当年也有人这么干过,那个人叫沈万山。陈燮不是沈万三那种只有银子的傻瓜,他不但有银子,还有安身立命的军队和地盘。最重要的,他没有野心。任何一个有野心的人,在明末外患不断,内乱不休的情况下,都不会像陈燮这样,竭尽全力的为君父分忧。
一句话,皇帝又不傻!嘴上说的再好听,真正事到临头,得看你做的什么。
赎金的问题上讨价还价是不可能的,乖乖的拿出一万个金币盾。普特曼斯和揆一获得了自由。回到巴达维亚,面见总督,详细的说明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又各自写了一份报告。前后折腾了有一个月,总算是得到了来自印度的回复。“如果情况真的如此,应当避免冲突扩大,寻求和平贸易的契机。”一句话,贸易才是最终目的。怎么获得正常的贸易机会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人愿意与荷兰商人正常的贸易往来。但是现在这个正常都很难达成了,所以要进行谈判。战争是荷兰人挑起的。要想重归与大明的贸易正常化。代价是必须要付出的。
普特曼斯和揆一这两位败军之将,很快就接到了一个新任务,作为谈判代表,与大明展开和平谈判。目的就一个。贸易正常化。战争无法得到的东西。那就在谈判桌上得到。这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态度。他们对此还持一个乐观的认知,认为大明是一个要面子的国家,给他们足够的面子。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但那是以前了,现在负责这个事情的陈燮嘛,面子要,里子也要。没利益,我知道你是谁啊?对外的贸易,多少人排队等着与陈燮勾搭。
大明开海的消息传的很快,随着英国人闻风而动,葡萄牙人也坐不住了。在镜壕的时候,他们是占得先机的,荷兰人强大了,插一杠子,掌握了主导权,日子很不好过。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滋润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明开海了。西班牙人能来,英国人也能来,欧洲各国的人都能来跟大明做买卖。
华亭新区的码头上,一时间千帆汇聚,来自各国的船只纷纷闻风而动。传说中遍地是黄金的古老帝国张开怀抱拥抱世界,呃,你没睡醒呢。不过是推开了一扇窗户而已。
乘坐鹿特丹号帆船,离开巴达维亚,在海面上飘了近一个月,来到长江出海口的海面上。手里举着望远镜,曾经痛彻心扉的失败,再次涌上揆一的心头。大明的一艘飞剪船出现了,大摇大摆的截住了鹿特丹号,根本就拿船上的32门铸铁大炮不太当一回事。
登上鹿特丹号的是一个年轻的军人,身材不高,面色黝黑,态度傲慢,仰着下巴,用山东口音的大明官话道:“既然是来和谈的,为何开这战船来?”这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意思了,这年月帆船出海,没几十门大炮防身,你也好意思出来混?
揆一是副使,听完通译的话,耸耸肩道:“荷兰只有这样的船,单纯的商船在这个时代,无疑是找死的行为。”年轻的军官从鼻孔里喷出一声冷哼,淡淡道:“作为交战的双方,没有在海上把你们击沉,就已经是很礼貌的行为了。想登岸可以,战船必须交出来,船员登上小船,走的时候还给你们。”这态度太强硬了,简直就是在羞辱。
揆一差点没忍住怒火,还是普特曼斯及时的按住他的肩膀,笑道:“没问题,入乡随俗!”
为了这次谈判,普特曼斯很努力的向巴达维亚的华人学习汉语,学会了一句“入乡随俗”后,总算是有了发挥的余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