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 如果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袁世凯的想法是对的,中原争霸,走的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西风压倒东风,就一如当年的隋末,唐走的是战国强秦之路,占据了富庶的关中,又占据了四川,拥有了强秦之势,但是其他也不是没有机会的,如果在唐占据四川之前,就能够一通中原的话,以六国之势,足以抵挡关中的富庶和四川的盐铁。
可惜时代在变,以前要依靠地盘来获得实力的年代,早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英国,法国,德国,区区弹丸之地,特别是英国,从一个岛国开始,几百万的人口开始,成为了兴盛的日不落帝国,依靠的是什么,不是地盘,不是人口,而是庞大的工业。
超强的工业,让少数战胜多数成为了可能,1900年的八国联军,以极少的人数和伤亡,干掉了蒙古八旗,宣布了单纯的冷兵器骑兵,在机枪和重炮面前,只是靶子,更早的1840年,风帆战舰和重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向中国宣布工业时代的来临。
工业改变了以往依靠土地的面积,人口的数量来计算实力的方法,一个科技的代差,足以扭转一切,在冷兵器年代,有过几万人打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战绩,可是却没有5个人打1000人,甚至是2000人的,没有足够数量训练有素的军队,永远做不到各个击破。
但是,装备了热兵器,打*和机枪的现代军队,2个人,在拥有重机枪和足够数量子弹的情况下,借助着地利阻挡甚至是消灭一个团1000多人的,这不是做梦,合理的布置火力,几十挺机关枪干掉一两万马贼的,过去在包头就实现过,拥有了杨元钊后世的眼光和一体机之下,科技,人力,技工和材料,一切都不是影响的时候,现代化武装起来的包头军队,会拥有多少的实力,这点,袁世凯因为历史的局限性,根本就看不到,即便他能够统一南方,除了西北之外的整个中国,也别想对立足稳定,解决了人口,资源和一部分地盘的西北,产生多少的威胁。
这些袁世凯不知道,他手下的幕僚和军官也不知道,不是他们眼光不行,而是包头真的已经超脱了他们的眼光,即便是外国列强,看待包头的眼光也都有偏差,包头仿佛是一个带着火箭追退器的飞机一样,一旦超越了对手,就不可能被追上,而且越来距离就越远。
不管如何,长时间商讨,总算是得到了让袁世凯满意的结果,跟众多手下商讨了一个完善的方案,这才悄然的回京,明天会正式的上朝,也就是承担起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双重身份,袁世凯的权柄相对于归乡之前,大大的提了一步。
袁世凯的回归,似乎让清廷,有了一个强心针,袁世凯和北洋,是清末绕不开的人,此时,又是众望所归,在清廷感觉,只要袁世凯使出全力,灭掉包头,灭掉整个**党,是完全没问题的,即便是摄政王微微的有些微词,却无法抵挡来自满清权贵和太后的一致同意,就这样的,本是有些针锋相对的两者,居然密切的结合了起来。很多时候,外部的压力才会让分裂的势力,重新的整合起来。
第一天的上朝,一天的时间,袁世凯侃侃而谈,主要讲述的正是他的目标和抱负,接下来的一连串行动计划,让清廷的有些放心的加权给了袁世凯,袁世凯的触角开始伸到了户部之中,本身就支持他的英国,又直接的给了400万的关余,这笔钱几乎是去年整个清朝剩余的关余,甚至英国连克扣都没有,直接就给了,对袁世凯的支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
在20世纪初,银子,就代表着实力,特别是英国人还不遗余力的支持,一下子,让袁世凯手中的势力膨胀了起来,被打残的第六镇,作为第一批回归的部队,暂时回到北京,借助着资金,开始恢复势力,补充团和兵器,一点点的填充到了第六镇,其他各镇也在增加实力。
这从编制上面,就可以看的很明显,以往的镇,都是两个步兵协的小镇,一些镇,甚至连万人都没有,即便是第三镇,第四镇,也只是三个步兵,一个炮兵协,现在,在海量资金的支撑之下,首先扩编了5万人,让大部分的镇,都成为五个步兵标,一炮兵标的加强镇,这一点,跟第三镇差不多。
轰轰烈烈的练兵和扩充,在远征南方,扑灭**之火,让南方的权利收归中枢的口号之下,北洋实力扩充计划,没有被清廷敌视,反而得到了清廷的支持,一直都没有被袁世凯控制的满镇,也调集了一部分的老兵,进入到了扩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