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教父》所言:“用一秒钟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的人,注定是不一样的命运。
在做事之前,必须要看清事情的本质,这样就会避免盲动和没有意义的投入。
尚家河村的土地究竟适应种什么?不是尚云一个人能够坐下空想出来的,必须要进行一次深入的调查。
该怎么去调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调查?如何才能够做出一个最合理和科学的调查。
尚云想了许久,终于决定召开一次中老年参加的调查大会。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不种地了,要么在外流浪,要么在外打工,在村里种地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其中过了六十岁的占种地人的绝大多数。
为了能够了解百年来尚家河村这片土地究竟适合种植什么,尚云还邀请村里上了八十岁的十一位老爷爷和七位老奶奶参加了会议。
通过举行这样的大会,尚云想知道什么作物能够适应在尚家河村种植,然后根据市场再决定带领村民种什么。
乡政府提出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十五个村都报了上去,可时隔一个月后,尚家河村依然没有找到适应村上发展的特色种植产业。
作为尚家河村的村主任,每当想起这件事,尚云心里就纠结,难道真的就没有适应尚家河村发展的产业了吗?
村里人为了吃饱肚子,种了几百年的小麦,可年年春天霜冻,年年种小麦,年年没有足够的小麦吃。
村里人种了几十年玉米,年年春季霜冻,年年玉米减产,年年种玉米,年年见不了几个钱。
村里人也种糜子和谷子,糜子和谷子播种期稍微迟,能够躲过早春的霜冻,可山里的鸟多,特别是麻雀多,等不得糜子和谷子成熟,成群结队的鸟便钻满了糜子地和谷子地,等山里人收糜子和谷子时,一半的颗粒已经被鸟吃了。
村里人也会在小麦收了后,种植一些荞麦,但村里秋冻来得比其它地方早,等不得荞麦饱,一场秋冻,漫山遍野的荞麦成了荞麦柴。
但依然有人种荞麦,因为小麦颗粒无收了,希望种点荞麦吃。而且并不是每一年都秋冻,三年总有一年不会秋冻。
几百年来,村里人围着吃在种地,为了能够吃饱,到处开荒,家家户户都开出了一百多亩地。
如今吃已经不再困扰村里人,只要有钱,就不愁没有吃粮,村里人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年轻的村里人开始丢下祖辈们辛辛苦苦开荒出来的沟沟洼洼,带着妻儿进城打工去了,留下了跑不动的父母爷爷奶奶。
在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前提下,在土地不能带来收益的情况下,该种什么?
尚云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尚云希望能够通过爷爷叔叔两辈子人的种地经历,来解决尚家河村究竟适应种植什么作物这个问题。
今天要讨论的这个话题,其实在一年前,李刀子爷爷为了李家庄的发展,也进行了多次实验。
李刀子爷爷在长期的思考和实验中,得出尚家河村能够种植麻子,当然是毒麻。尚云当上村主任后,亲自把李刀子爷爷送进了大牢,因为他种了那个不该种的麻子。
尚云不希望村民为了钱去犯法,犯法的事绝不能去做。贫穷也要贫穷个骨气,也要贫穷个心安。
会议召开后,村民们一度陷入了沉默,在短暂的沉默后,万三强打破了沉默。
万三强说道:“尚主任,如果大家能够知道种什么,也就不会这么贫穷了?”
众人连连点头,万三强的思想很具有代表性。
尚云对大家说道:“现在大家不要考虑种什么能够赚来钱,先讨论一下在我们这个村子,在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最适应种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