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不知那口灵泉什么时候可以升级,如果每天能不止那十二滴,她就能做更多事。
她这边忙起来,日子便过得飞快。
转眼陆景之在翰林院当差已是过了半个月,每天看书整理卷宗的他领了第一个任务,给一位老翰林做副手,去临近州县做府试的监考官。
顾瑶亲自为他收拾行李,将换洗的衣衫细软放在包裹里,眼中还存着疑惑。
“府试的监考官也要你们亲自去吗?”
这会不会太大材小用了些?
要知道整个大楚每三年才出几十个翰林。
除了新科一甲三人,再就是三年前考中庶吉士的那些人,他们有幸被皇帝点翰林,不再只是在翰林院‘进修’。
几十人看似不算少,可大楚疆域辽阔那么多州府,别说府试这种选秀才的考试,就是乡试时各州府都不见得能分到一个翰林。
所以只是寻常的府试就派两位翰林过去,这……这是哪里这么有牌面啊!
陆景之笑着从她手中接过衣衫细软,不让她再多劳累。
“邱翰林出身山西,与他同科的好友今年刚好担任大同府知府,这次的府试他那位昔日同窗很是重视,就邀请他过去担任考官。”
邱成志已经报请过,上峰已经批准,他便打算带他一起。
顾瑶抿了下唇,知道邱成志愿意带陆景之同去也是看重他,便不再多问,两人一同将行李收拾好,第二日一早送他出门。
此去大同府,前后至少一月时间。
顾瑶想到他要离开这么久,心中便无奈又不舍。
他的仕途刚开始,日后这样的分别也许还有很多,总不能每次分别都如同生离死别。
吴奎山已经正式出任国子监祭酒,又有着文华殿大学士头衔,隔上几日就会进宫为皇帝讲书。
只他每次进宫,都会换来翰林院的一些老翰林的不满。
为皇帝讲书这是专属于他们翰林的荣耀,是他们能在皇帝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日后升官掌实权的大好机会。
结果机会被一个外面来的家伙抢走了,这让那些熬资历熬了多年的老翰林如何能容忍。
在陆景之离开京城去大同府的第六日,吴奎山就称病在府,国子监和皇宫这边都不再过去。
他称病,为皇帝讲书的‘重任’就又落回一众老翰林身上。
只他们常年呆在京城又守在翰林院,书虽然读得多,可酸腐气却是远比吴奎山要重。
皇帝正是对京城之外的其他州府最感兴趣的时候,被这些老翰林这般闹了一通就只觉格外倒胃口。
但这些翰林们的颜面不能不给,可他又很想知道外面州府的新鲜事。
于是在吴奎山送来奏折后,皇帝的视线便落到了随邱成志去大同府的陆景之身上。
远在大同府正在帮邱成志准备府试的一应事宜的陆景之还不知,自己的老师又为他在皇帝心中铺了路。
让他变成历年新翰林中最早面见皇帝,能为皇帝讲书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