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就这样和他们两人来了一次战前会议。
“有句话说的好“将乃兵之胆”。而现如今,这个被吴军上下公认为第一勇将的常遇春,便也就是整个徽州吴军的胆气所在了。只要有他在,哪怕就算他只是在城外领七千兵马固营死守,婺源城中的守军便也成为找到光亮的迷途之人,敢于与我军死战。
同理,此番只要其战败。那么哪怕我军不主动攻打婺源城,婺源城中的守军也一定变得人心惶惶从而自溃阵脚。故而此番一战,在某看来,也唯战而已。两位以为呢!?”
“我等愿遵元帅调遣!”两人闻言,却也是想也没想,赶忙便就应声答应下来。
石开达不用说了,他算是张世辉的亲信,自然是紧跟张世辉的脚步。而至于张定边,不得不说,张世辉这样的战术,的确也是十分的符合张定边的性格。
因而在此番话罢之后,同样也是迫切想要立下一番功勋的张定边,就也不由难得的做了一个出头鸟,主动的站了出来。
“大王留下我这败军之将的性命,对我可谓恩同再造。故而此番,末将原请为先锋,还请元帅准许!”
“这……哈哈哈,好,好!我要的便就是张将军的这番豪情。那么等到下午,便就看将军的了。”
“是,必不让元帅失望!”
张定边豪情十足,而一场龙争虎斗也就即将开始了。
……
“咚!咚!咚!”下午申时初刻,这个猴子喜欢啼叫的时候,正好也是一天之中炎热天气开始降温的时候。
是以在此之时,震耳欲聋的战鼓声,便也就不由在婺源城西北的那条宽达数里的道路上响彻。却是楚军在徽州和吴军的第一场白刃之战,终于要开始了。
足足两万楚军士卒,阵仗摆开,简直铺满了目光所及的平整土地。
即便婺源城西北这处在丘陵之间的谷地道路已然算是十分的宽广,可此时看去,却依旧不禁有一种拥挤之感。
炎热的天气之下,楚军士卒虽然无法穿戴他们那防御极好的厚重板甲。可在此时大楚那雄厚的国力的支撑之下,这些士卒的身上却依旧穿戴着比较精良的轻甲。
一面一面黑色的旗帜在军阵之中树立,迎风招展,看起来就像是能够遮蔽天空的黑云;而那一柄柄锋利无比的枪矛兵刃,此时则又如同山丘上那密集的山林,闪闪寒光仿佛可以刺破天际。
立在高高的哨塔之上,常遇春俯看着这一切,拳头也不禁松开握紧握紧松开。
此番,楚军近二十万大军攻打浙西江南,所用的战略却是极为的简单明了。
楚王张世华将麾下的二十余万大军分为了两路,一路乃是水路也是主路军,兵马足有十余万,大军将会沿江进攻;而另外一路走陆上的六万兵马,则也就是他眼前的这些了。
这些人的目标,就是他所镇守的徽州路。
因而不得不说,哪位他从来都没有见过面的楚王,真的是一位很会用兵的人。如果说现在的吴军乃是一条蟒蛇的话,这位楚王所制定的战略,正好便就打中了这条蟒蛇的七寸。
如今,吴军在浙西江南的地盘正好便就是一个C形。
而徽州路,则便就是C形中间那最为重要的一段。此路,向北联系这宁国路、太平路、广德路、集庆路(金陵所在),向南则联系建德路、婺州路、绍兴路等地。
所以说,徽州路便就是吴军现在在陆上最为重要的一环。
此地联系和吴军南北两端,对于吴军的重要性,远远的超出了池州路十倍。
池州路虽然乃是吴军的屯田之地,可放眼全局,却不过就是一个边角。即便丢掉了,对于吴军来讲,损失的也仅仅只是皮毛。
可徽州路却是吴军的腹心之地,一旦丢掉,吴军整体就相当于被楚军来了一个腰斩。
是以常遇春早就不止一次的在心中默默的下过决心,“此战,即便他常遇春受万箭穿心之苦,也绝不能看着徽州路在他的手中丢掉”!
“全军听令!”看着耀武扬威声势骇人的楚军终于分出了七千兵马,敲打着响亮的战鼓,声势浩大的向着这边杀来,常遇春也终不由拔出了腰间的宝剑,“此战,不胜,则死。全军将士,准备杀贼!!!”
“杀贼!!!”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终于从吴军的营垒之中掀起。
这声音响亮的,简直就像是天上的雷公在怒吼。张定边、常遇春,这两个曾经决定了天下归属的勇将,此时也终于迎来了他们这近乎是宿命般的对决。
……
“杀啊!!!”手持包铁硬盾的刀盾手举着手中那坚固的盾牌,排着严密的整形,按着节奏性极强的战鼓之声踩着无比整齐的步伐,如同黑色的浪潮一般,开始对着营垒之中固守的吴军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这个时候,虽然天气依旧炎热,这此时这成千上百的士卒,却像是不知道疲惫一般,努力破开敌人先前所设下的一道道防线,努力的向前压去。
哪怕在这个过程之中,敌人射出的箭矢密集的就像是冰雹,身旁的同袍也会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
到底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张定边军中那些个基层的将官们,在这个时候也是奋声鼓舞着大军的士气。
“弟兄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日。杀上去,得斩首,得军衔,得免役。弟兄们,为了咱们的日后将来,妻儿老小,杀啊!”
一个个将官们这般怒吼这,然后在伴着这样的怒吼之声,数以千计的楚军士卒,便就又不由往上再度冲了一大截。
可,常十万也不愧为常十万。
这个说出“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间”的虎将,虽然一身勇力无双。可除了勇力之外,这个半路加入吴军还得以身居高位镇守重要无比的徽州路的大将,除了各人勇武,在兵法上自然也有着不素的见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