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走向了电梯,下到了一楼。
刚才从楼上是俯视,能够清晰地看到大门内外的情况,基本上是形成了以大门为界的两部分,大门之外人流涌动,可门里却是清净自如,与平时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现在走到了楼下,望过去却是另外的一番景象,看不到过多的走到,却能听到嘈杂的声音,显得有些混乱,可却仅限于大门以外的区域。
这主要得益于武警执勤战士,以及前来为此秩序的公安干警的人墙发挥的作用,当然也不能排除上访人员行为的自觉。所有人员都是站在了大门的两边,或在稍远一些的路边,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既没有堵路,也没有堵门,甚至连上访诉求的标语和横幅也没有,只是聚集在省政府门前,默默地表达着群体的要求。
冷静和理性是这样上访人员的姿态,或许也是经过了组织和内部协商,除了几位主要人员频繁来往于大门前和路边之外,其他人就是一个站脚助威的角色。
这在其他场合无足轻重的聚集,发生在省政府门前,无疑就是一次严重的政治事件,毕竟上访直接影响到的,还是省府维稳的形象,特别是作为省政府的权威。
也许正是明白了上访本身的严重性,聚集在门前的人流在显得十分的低调,也显得秩序井然有序,有人递交材料负责接洽,大多数人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制造效果,扩大声势。
对于这样的上访,信访局或相关部门,似乎也有了充分的准备,有人负责接待,有人接受材料并解答问题。一般来讲,都是信访局出面,接收材料后给上访人员一个回单,答应转交并劝退聚集人员,这些通常都是在信访接待办公室完成的。至因为上访人员会出现在省政府门前,一个是回复的结果没能达到上访者的满意,或者干脆是迟迟没有答复。
想到了这里,齐天翔不禁心生暗火,不由缓步想着大门移动着,心里却在反复衡量着走过去之后的行为和语言。这样的场景齐天翔经历过很多,在海东黄金集团,以及河州市政府门前,都处理过上访和职工聚集的事情,所有问题的症结千差万别,最后都会归咎于生存和生活的基本问题上,而矛盾的产生和激化,也往往的协调处理不到位推进的。
冷漠,这是现在干群关系,部门和百姓矛盾激化的主要诱因,对于民生和百姓关切的利益问题,具体接洽处理的部门和某些工作人员的态度,以及作法,不但没有缓和和解决矛盾,反而成为了矛盾积聚的催化剂,造成了对立和群体事件的屡屡发生。
这是齐天翔感觉难以忍受的地方,尽管心里也清楚,所有的问题和矛盾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天之内就能解决的,事实上齐天翔也没指望信访部门,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可起码应该推动问题的公开,做到材料和消息的及时反馈,可在现有体制和机制下,这些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或者做不好。
不是信访部门不作为,也不是没有责任心,而是难有作为,信访局属于省政府的办事机构,没有具体的职权和事权,一般归属于办公厅管理,而办公厅本身就是一个协调机构,很多的事情需要领导出面或过问才能达到效果,出现问题和矛盾的领域涵盖很多部门,依靠信访局或办公厅的力量,根本就能以解决,只能是材料流转,具体结果就难以控制了。
这就是信访和上访难以杜绝的根本原因,即使提高信访局的规格和权利,可面对直接控制局面的省政府的分管领导,还是难以发挥响应的作用,只能是从根本改变信访与政府机关相互依赖的关系,引进司法体系,上升到法制的层面上,才能改变部门间推诿,领导决策简单化的问题,可这些又不是短期内能够奏效的问题,操作起来还会有更大的阻力,而且还不能由省政府来推动,这就是症结所在。
齐天翔想着走着,最后站住了脚步,远远地看着大门外的一切,脑子里乱哄哄的,很是杂乱无章,可相对于自己的思绪,大门外的情况显然好了许多。由于周通的出面,无形中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人群,将他包围了起来,可也还是不多的人员聚集在了他的身边,更多的人还是三三两两地站在原地,似乎也还是在等待结果。
看到了这样的场景,齐天翔有了足够的信心,与小王目光对视了一下,大步向着门外走去。